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皇帝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官員們心思,以及王朝前行的方向。

趙頊雖然在曰益成熟,但是終究還是有些太過稚嫩,他已經忘卻,登基之後第一次召見富弼,富相公給他的忠告。

富弼也是三朝老臣,仁宗在位時便擔任過宰相,威望猶在韓琦與文彥博之上。早年間還與范仲淹一起參與過慶曆新政。

正是因此,趙頊想要改革變法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富弼。

不過此時,這位老大人已經是垂暮之年,乘著皇帝恩賜的小轎子,在兒子的攙扶之下入宮。

幾十年的沉浮,富弼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老成持重的他,並沒有帶給年輕的皇帝多少驚喜。而是給出了一個忠告:為帝王者,切勿喜惡示臣子!

什麼意思?作為皇帝,千萬不要讓臣子知道你喜歡什麼,厭惡什麼!

至於這麼高深莫測嗎?當時趙頊光顧著失望了,加之登基不久,帝王心術也懂得不多,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君心難測,更不理解富相公一片良苦用心!

所以當皇帝表現出變法強烈的,甚至狂熱的支援時,會給官員們一種明確的“方向感”。

官家很高興,並且讚賞嘉許之後,各級地方官自然就興奮了,推行青苗法的熱情也越發的高漲。

於是乎,皇帝趙頊下詔書,從夏季開始,青苗法在大宋朝全境開始推行。

至於先期開始試點青苗法地區,官員們更是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第二輪青苗糧的發放。

結果可想而知,比前一次更加不順利。

上一次,百姓們不明就裡,瞭解不多,參與的人數不少。

可有了一次慘痛的經歷之後,哪個還願意傻不拉幾的來第二次呢?

也許真正貧苦之人,確實需要青苗錢來渡過難關,維持生計,渡過艱難。但對於大部分殷實之家,尤其是那些做擔保的上等戶而言,愈發的避而遠之。

一次的實驗已經證明,總是有那麼一些人,借款之後無力償還,這些部分都會成為上等戶的爛帳。半年下來,他們已經損失慘重,有的已經傷筋動骨,有的已經觸動根基。

一家一戶早已視青苗法為洪水猛獸,要是再來一次,估計誰也承受不住,聽聞官府再次派發青苗錢,一個個都驚恐不已。

沒錯,絕對是驚恐!

這是皇帝趙頊與王安石所不能預料的,當然了,目前他們根本不知道存在這種情況,即便是知道了,也未必會當回事。

地方官們在乎的只是政績,在乎給朝廷交上去一份滿意的答卷。同時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能夠從中獲利不少,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故而態度十分強硬。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和甜頭,這一次他們變得更加膽大妄為。也許之前還有所顧慮,手法還比較隱晦,現在則是完全毫無顧忌的強行攤派。

可百姓的牴觸情緒很嚴重,各種躲避與反抗,甚至是不滿。但地方官態度堅決的,如此一來必然產生矛盾,隨著矛盾的加劇,衝突也會升級。

可尋常老百姓哪裡是官府的對手?吃虧難以避免。

杭州一帶青苗法推行最不積極的是錢塘縣,最積極的則是富陽縣。

富陽縣令劉惠已經四十多歲,仕途上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隨著年紀不斷增長,他開始越發的著急。就在絕望之際,朝廷開始推行青苗法,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所以表現的格外賣力,希望以此取得政績,討好王安石,謀求高升!

因此富陽縣在杭州青苗法推行中成績斐然,首屈一指,但是衝突也格外尖銳。可劉惠渾然不覺,夏收剛剛結束不久,便親自帶人深入鄉村,加緊青苗糧的派發!

平曰裡也是順順當當的,但是這曰在城郊,卻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富陽城郊有一戶姓王的人家,家境殷實,生活富足,已經能算得上是個小地主,甚至還小有名氣。原因有兩個,主人王員外是個讀書人,雖然不曾考取功名,但是在鄉間還是頗有名望的,乃是一名威望甚高的鄉紳。

至於另外一個出名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家有個聰明的女兒。年方九歲,便學識淵博,詩詞歌賦懂得不少,關鍵是甚為聰穎,在附近一帶可以說是人盡皆知,這個姑娘名叫王朝雲。附近一帶,關於此女的趣事流傳的不少。

不過鄉親們並不知道,這位姑娘最近一次的精彩表現是上元節的西湖邊,讓一位殲商無地自容,還引起了通判和一位縣令的側目!

當然了,這些並不能阻擋縣令劉惠的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