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惜敢於司法和政務,難道自己這個“親孫子”還不如一個莫名其妙的侄女婿重要嗎?
可事已至此,他能怎麼樣呢?祖母發話了,他不敢不聽啊!不孝的罪名會給他帶來很惡劣的影響,甚至可能在史書上留下劣跡
權衡之下,刑場上的“鬧劇”必須儘快終止,必須要安撫太皇太后的情緒。即便是處理事情,也要換個地方才行!
按理說老祖母發話,在那裡等著,出於孝道該他自己前去請的,可他現在根本不能去,故而只好派個大臣前往。
能請得動太皇太后的臣子,唯有宰相了。
王安石現在去是火上澆油,拗相公不服軟,三兩句話要是在惹怒了曹氏,後果快就更為嚴重了,故而最合適的人選無疑就是曾公亮。
說實話,這樣的苦差事,曾公亮是不願意輕易插手的,可是皇帝發話了,他必須要遵旨行事。當然了,曾相公也明白,今曰完全是幫官家和王相公收拾爛攤子,前去刑場必然是要出醜丟面子的。
也罷,今曰為你們受了委屈,來曰自然就得補償於我!曾相公也是有想法的,有時候和稀泥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身為宰輔大臣,哪個能心甘情願只當個擺設呢?說白了,曾相公也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以前是形勢所迫,一旦有機會,誰會沒點想法呢?
曾公亮匆匆來到刑場的時候,太皇太后曹氏仍在這裡等著,大局已定,他倒是不著急。禁軍中的高手已經護衛在左近,保證了曹氏的安全,圍觀的百姓仍舊有很多,都好奇事情最終會如何解決。
現場的氣氛有些怪異,李翰與汪東鑑跪伏在地,戰戰兢兢,許久都不敢抬頭。本來是死囚的林昭,身邊正圍著幾個美女,給人一種眾星捧月般的感覺。
唉!
曾相公長嘆一聲,硬著頭皮走了過去,見禮道:“臣曾公亮拜見太皇太后!”
“曾相公?來的是你?”仁宗時代,曾公亮曾經是翰林學士,曹氏對他還是比較熟悉的。
“是臣,太皇太后懿旨,臣奉旨而來!”曾公亮沉聲回答:“出了如此事情,臣忝為百官之首,痛心疾首,特來向太皇太后請罪!”
勸說是要講究策略的,曹氏這會盛怒之下,必須的先承認錯誤,然後再說其他。何況不管怎麼著,名義上他曾公亮是首相,這個領導責任是必須要承擔的。
曹氏對曾公亮的印象還算不錯,也知道曾相公是無辜的,故而並不想為難他。其實,內心之中還有些許的私心,孩子已經找到了,將來還不知道怎麼樣呢,無論是個什麼結果,都少不得宰輔大臣們的幫助,今曰結個善緣沒錯。
“曾相公不必告罪,我雖身居宮闈,不問政事,卻不代表耳聾眼瞎,什麼都不知道。”言下之意,此事與你曾公亮無關。
“太皇太后言重了,臣惶恐!”
曹氏搖頭道:“曾相公不必內疚,對了,官家和其他人呢?為什麼只見到曾相公你一人前來?”
“這個”曾公亮道:“臣前來是恭請太皇太后移駕的至於官家,按理說太皇太后在此,官家是該前來侍奉的,但有道是天子不立於險地,為了江山社稷,懇請太皇太后諒解,同時也恭敬太皇太后移駕”
理由是相當的充足,曹氏雖然下了懿旨,卻並不認為趙頊真的會來。只不過是讓此事升級,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何嘗不是給趙頊一個臺階下呢?
“是嗎?”曹氏道:“那官家準備在什麼地方見我啊?此事又該如何了結?”事情今曰必須有個了結,這是曹氏的原則。
“開封府!”曾公亮回答道:“官家會在開封府覲見太皇太后,此案也將會在開封府進行審理。”
這也是趙頊和王安石的權宜之計,將一個人等全部帶到朝堂上審理,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不合常理。三法司如今全都牽涉其中,倒是開封府置身事外,完全可以參與處理此事。
“開封府?”曹氏輕輕點頭:“倒是個不錯的地方,當年包拯坐堂的時候可是有青天之名,公正廉明,是個乾淨的好地方。只是此案該由何人審理呢?要是像他們這般草菅人命,別玷汙了包拯的英靈”
李翰與汪東鑑全都跪伏在地,聽到這樣的指責,一個個默然不語,啞口無言。今曰的局面對他們已經十分不利,雖說只是兩個負責審案和執行的小人物,可出了這檔子事,就註定要成為替罪羔羊,還不知道會是什麼下場呢?
說實話,這審案的人選趙頊還真是沒說,本打算見面之後再商議,或者直接由現任開封府尹王圭擔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