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的滋味就是好啊,趙昭不由感慨,釋出命令的感覺就是爽,霸氣啊!怪不得那麼多人拼死拼活想要當皇帝,生殺予奪,主宰江山的滋味實在是爽!
趙昭有這樣的感覺,耶律撻不也也有這樣的念頭。
他是遼國宋王,大於越耶律仁先之子。其父在遼國的地位和權勢很大,當年平定耶律重元之亂,立下汗馬功勞,被遼道宗耶律洪基尊稱為尚父,先後擔任過南院樞密使惡化北院大王,權柄和威望都很重。正因為有他的存在,前期耶律乙辛雖然有權勢有野心,但一直不敢太囂張。
直到兩年前,耶律仁先奉命征討西北的韃靼叛亂,年事已高,再加上長途征伐,回來不久之後就去世了。從那以後,耶律乙辛感覺少了人壓制,就開始越發的膨脹,為所欲為,成為權傾一時的大臣,最終與耶律浚鬧出不可調和的矛盾,謀反兵敗被殺。
耶律仁先死後,其子耶律撻不也繼承爵位,以及相關的一些力量。在平定耶律乙辛的叛亂,也算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但是耶律浚登基之後,對手握重兵的契丹貴族們多有忌憚,不肯重用。反而是培養了一個出身不高,頗有才能的耶律傑。可惜清州一戰,為了掩護他逃走,光榮戰死沙場了。
耶律浚的這種行為讓耶律撻不也頗為不滿,認為是皇帝有意冷落壓抑。此人因為家室比較好的緣故,比較高傲,畢竟其父是百年來自從耶律休哥之後的第二個大於越。
目無人的耶律撻不也有時候連皇太子都不放在眼裡,不過此人也不傻,懂得掩飾野心,故而一直沒有受到猜疑。
此番耶律浚匆匆帶兵討伐宋朝,他與大部分的契丹貴族同樣的態度,並不十分贊同。但耶律浚一意孤行,他們也無可奈何。
結果前線兵敗,還被宋朝人反攻圍困在了幽州。訊息傳回上京,頓時一片譁然。大部分的契丹貴族都是失望和憤怒,鑌鐵契丹如此強大,何曾有過這樣打的失敗?簡直就是恥辱。兵敗不說,現在連幽州都岌岌可危。年輕氣盛的皇帝犯錯了,還不聽勸告,觸犯眾怒。
這邊契丹貴族們正在商討,集合兵馬,南下救援幽州的。但是耶律撻不也卻動了別的心思,耶律浚屢屢犯錯,是個合格的皇帝嗎?如果不是,是否可以考慮換換人呢?
遼國近些年來有謀反的傳統,是以大部分的契丹貴族心都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尤其是皇帝不在,上京空虛的情況下,那顆心就更加躁動不安了!
PS:昨天沒更,向所有付費訂閱讀者道歉,對不起!至於部分看盜版的朋友,抱怨兩句也就罷了。你沒花錢看書,我對你沒有義務,你也沒有罵人的資格,請自重!
第七一七章 上京亂
耶律浚在幽州苦苦堅守,蕭觀音則坐鎮上京。
聽到兒子在清州慘敗,險些喪命的訊息,蕭觀音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那是她唯一的兒子,母子連心,她怎麼能不著急?
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兒子為何會匆匆起兵南下,如果他不這麼著急,不這樣急功近利,不至於有這樣的慘敗。
蕭觀音很自責,因為自己的錯誤,導致兒子艱難的處境,甚至影響到了遼國國運。她覺得自己是個罪人,心是無限的自責與愧疚。
至於趙昭,那個有過一夕露水情緣的男人,連情/人都算不上。也許曾經念念不忘,他也曾數次相救自己,也許心裡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但是此刻,都該放下了,甚至是煙消雲散。
相比之下,她更在意的兒子。一個勉強算是情/人的男人,將兒子打成了重傷,難道還要對他心存念想嗎?
仇恨,正常的心裡應該是仇恨。但是蕭觀音的心情卻更多複雜,也許她更想要做到的是忘記。
女兒已經不止一次地問過她,可她難以啟齒的事情,她根本無法解釋!
也許需要一個契機,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
眼下她也沒時間想那麼多,她最為關心的還是幽州的戰事,關心兒子的安危,關心遼國的國運!
因為她是遼國皇太后。
“母后,組織援兵的事情不是很順利!”蕭觀音坐鎮上京,小公主耶律特里則成為助手。
幽州戰士不利,朝野上下都有提議,該增派援軍前往幽州。遼國常備的精銳都被調派去了燕雲。如果要增派援軍少不得要從其他地方抽調,或者是從各部族,以及遼國附屬的遊牧民族徵兵。小公主耶律特里在進行此事,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故而心裡有些憋屈。
“怎麼了?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