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重大,官家莫要疑神疑鬼。”皇太后高滔滔走進來,沉聲道:“秦王乃趙氏子孫,怎麼可能對太祖陵寢不敬呢?此事要麼是巧合,要麼是西夏人乾的。””
“娘娘,趙昭膽大包天”趙頊覺得,這是個可以利用的藉口,可以大做文章。
“你有證據嗎?秦王有什麼理由這麼做?天下人會相信嗎?”高滔滔冷冷反問,他不認為趙昭會這樣卑鄙無恥,更不贊同兒子的莽撞。
“可是,娘娘”
“沒有可是!”高滔滔道:“若是不殺了他,他要走就是必然的,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還是謀劃一下以後吧!還有啊,濮王也盡力了,官家就不要責怪他”
“好吧!”母親發話,趙頊不敢拒絕,只得答應。
正在此時,有內侍送來三份奏疏。趙頊抬頭一看,一份是秦王趙昭的,一份是西京留守王圭的,還有一份是河北路宣撫使文彥博上奏。(未完待續。)
第六二五章 一時之長短
王圭的奏疏是對趙昭從洛陽離開的詳細解釋,並奏報三千西軍騎兵突然出現的情況。還有就是秦王交代,抓捕西夏刺客的進展情況,自然是毫無進展。
趙宗晟是匆匆由永安趕回來的,對洛陽的詳細情況並不是很瞭解,只知道大概。看到王圭的稟奏之後,趙頊才瞭解詳情。
只是略微看了幾眼,趙頊就勃然大怒。
三千西軍將士出現在洛陽附近,由此可見,秦王從永安逃走是蓄謀已久。這也就罷了,讓趙頊不可忍受的是那三千騎兵。
洛陽是西京,距離都城汴京距離並不是很遠,兩京之間的地區乃是大宋最核心的區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支騎兵突然出現在西京,哪怕只有三千人,其中意外卻格外非同尋常。
試問哪個帝王會容許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軍隊直接出現在都城呢?無論人數多少,是什麼緣故,目的何在?都是謀反。
自從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大宋王朝對武人和軍隊就格外提防。在軍隊調動方面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將領有統領兵馬的權力,但是調兵權始終掌握在樞密院手中。沒有樞密院的調兵令,私自調動兵馬五十人以上,便是大罪。
而今有一支騎兵突然出現,人數足足有三千人。在特殊的情況下,足以發揮意想不到的驚天作用。
王圭說的很清楚,他得到訊息的時候,騎兵距離洛陽的距離不足二十里,這是什麼概念?何以沿途的州縣都沒有示警,攔截呢?
騎兵來自西軍,這是趙昭的手筆,他這是想要幹什麼?趙頊怒道:“他這是做什麼?他是向朕示威?還是想要直接突襲兩京,兵變謀反嗎?”
趙宗晟低聲道:“是太過分了,不知會官家和樞密院,私自調動兵馬,實乃謀逆之罪。”
高滔滔眉頭一皺,走上前去,低聲道:“謀逆?王圭還有別的話嗎?秦王自己怎麼說?”在她看來,兒子實在太沖突,謀逆這種話能隨便說嗎?若是換做其他人,直接下獄問罪,甚至直接斬殺都可以的。但這個人是秦王,是仁宗皇帝的親生兒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就在趙頊憤憤不平的時候,高滔滔走上前去,將奏疏拿在手中,開始翻閱。這些年因為長子和次子之間不和睦,為了保護次子,防止長子的猜忌,高滔滔堅持後宮不幹政。然而今天,這個不經意的行為,打破了這個固有的原則。她以皇太后的身份,開始介入政務。
“你看,王圭說的很清楚,這些西軍將士是自發而來的,並非是聽從某人的命令或者組織”高滔滔輕聲言道。
“只是他的藉口,分明就是他自己安排的,難不成要掩耳盜鈴?”趙頊憤憤不平,惱怒非常。
“掩耳盜鈴又如何?還是看看秦王自己的說法吧!”高滔滔翻開趙昭的奏疏,說道:“你自己看,西夏入侵,西北軍情緊急,將士們得到訊息,西夏欲行刺秦王,前來保護,稟報軍情,與王圭所言相同。
秦王在奏疏中說明了,軍情如火,來不及辭行,還請官家恕罪。同時還為那三千將士請罪,說他們一片赤誠,雖然違背朝廷法度,但請官家恕罪,給他們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哼,分明就是狡辯!”
“那又如何?秦王理由充分,那些將士也情有可原,他還把姿態放的這麼低,你怎麼懲戒?還能不依不饒嗎?”
“可是”
“可是什麼?”高滔滔沉聲道:“我只問你一句,你做好準備和他撕破臉皮,公開決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