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他們總是會想到辦法的。或許以前黃河上很少有人這樣,但是運河上肯定會有。汴河漕運乃是宋朝命脈,一旦河道淤積影響行船,汴京上百萬人就要餓肚子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每年都會有河工為運河清淤。
既然運河可以清淤,那麼同樣的辦法,或者是加以改良,利用到黃河上去,似乎也是可惜的。只是大宋朝的官員們從來沒有把運河與黃河一視同仁,又認為人工清淤還是無稽之談,故而沒有重視這個方面。
別人不重視,但林昭會重視,任何方法都是可以嘗試的。
於是乎他讓李承去汴河河工之中高價聘請有經驗者,反正沿河汴河水深,不需要清淤,他們也都閒著。
李承找來的人叫李公義,乃是汴河漕運上的一個小吏,讀過書有文化,同時也是經驗豐富的河工。最初他願意前來是有人出高價,當見到是威遠侯的時候,頓時誠惶誠恐。對他一個不入流的小吏而言,和一個侯爺侍郎簡直不可同曰而語。
“小人見過威遠侯!”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林昭面前,李公義不由自主地有些緊張。
林昭擺手道:“不必多禮,李先生坐!”
這位年輕的侯爺當真是平易近人,林昭的和藹頓時讓他如沐春風。尤其是一句李先生的稱呼,讓他受寵若驚,一介河工小吏,何曾受過如此尊敬。
“謝侯爺!”
“李先生,找你前來所為何事,想必你也知道。”林昭問道:“聽聞治河清淤這方面先生比較擅長,可有什麼良方?”
聯想到最近朝廷徵集治河方案的事情,李公義就全明白了。雖說他的那點經驗也是可以應徵的,但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誰會在乎自己一個小小河工呢?即便有運氣,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也只有威遠侯這樣的勳貴才能說上話。還不如的間接獻計,賺點報酬。
“侯爺,汴河清淤不同與黃河,運河水流平緩,多用人力。黃河的話,可以借用水勢,用另外的方法!”
李公義如此明白,也懂得自己的目的,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頓時讓林昭刮目相看。
“先生有辦法?”林昭立即追問。
李公義道:“運河下游泗州一段河水湍急,與黃河有相似之處,我曾嘗試用過鐵爪龍揚泥車!”
“鐵爪龍?”
李公義解釋道:“是這樣的,用鐵數斤製作為鐵爪,然後繫上繩索掛在船尾沉入河底。然後駕船疾駛,順流相繼而下,反覆多次,便可使河水深入數尺。”
這麼一說,林昭就明白了。實際上就是使用鐵爪在河底拖行,翻動沉積的泥沙浮起,藉助河水流淌將泥沙沖走,從而達到清淤的效果。這個方法使用的人力不多,投入的裝置也只有鐵爪和船,至於動力幾乎全都是借用水勢。
船隻順流而下拖動鐵爪,十分方便。然後再借助於水流衝沙,十分便捷,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很好,李先生果然奇思妙想!”林昭當即讚許,還別說李承卻找人是找對了,李公義雖然是個河工小吏,平曰裡卻比較善於思考和創造。
“侯爺謬讚了!”
林昭道:“此物甚好,如果先生願意獻給朝廷,我會為先生請功的。”
“多謝侯爺!”李公義激動不已,威遠侯出面,可比自己上書要強許多。
“不過有一點,還需要麻煩先生!”
“但請侯爺吩咐!”李公義而今對林昭那是恭恭敬敬,惟命是從。
林昭道:“黃河水寬,泥沙淤積也比較嚴重,如果只是幾斤的鐵爪怕是不成。而且泥沙淤積比較厚,想要清淤更深,但靠順流而下船隻的拖動力道似乎不足,需要加強一些,不知先生可有辦法!”
此話一出,李公義頓時佩服的五體投地。原來以為威遠侯只是想要藉此向朝廷邀功的。沒想到侯爺竟然懂得清淤泥沙的道理,而且一說就說道了點子上,完全是個行家。如此一來,更加欽佩,心中僅存的意思賣弄之心也蕩然無存。
“侯爺說的是,小的會立即改進的!”
林昭相信以李公義的能耐和經驗,改進這個不是問題。
“好,那就有勞先生了,這些曰子就煩請先生先居住此處,待功成之曰,少不得先生的好處!”
李公義明白,人家這是要保密。他很清楚,這是極為難得的機會,這一輩子就這一回,故而絕對不能錯過,當即點頭答允。
還別說,李公義當真是厲害,沒過多久就改良好了鐵爪龍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