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母親生病,兒子也該侍候身邊才是啊!尤其是王韶已經好幾年不曾回家,情況就更加特別了。
以前是忠孝不能兩全,不過現在,似乎是可以兩全其美的。
趙頊聽到訊息,便下詔書,讓王韶返回汴京述職,同時探望侍候生病的母親!以全王韶一片孝心,也顯得君王仁義。
只是如此一來,熙河路前線的軍務全都壓在了林昭一個人身上!
不過趙頊並不擔心,林昭雖然年輕,但是能力擺在那裡,河州初戰告捷,也完全是出自他的手筆。至於忠誠方面,與王韶是同等看待的,都是自己的心腹!
百官也無人質疑,雲麾將軍林昭的才能,那是有目共睹的。不過熙河路戰事何等重大,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還是讓人驚訝,也有些許憂慮。不過官家都無所謂,那旁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於是乎,熙河路經略使的職位便落到了林昭身上。因為王韶離開,環慶路暫時無人主理,另派其他前往也來不及。再者,只要王老夫人病情穩定,王韶過段時間還會返回,不宜另派他人,只得委屈林昭一併兼任。
如此一來,環慶路、熙河路,甚至是秦鳳路的軍務全都落到了林昭一人手中!
因為只是暫代,所以並未有人覺得,林將軍過於位高權重。相反,還有許多人覺得,這是個苦差事!
畢竟河州並未完全平定,河湟蠢蠢欲動,西夏也不安寧。如果西北前線出現一丁點的問題,林昭都難逃責任!
看似風光,可實際上卻是吃力不討好!
訊息很快傳到了西北前線,這個時候回京述職?王韶也覺得十分突兀,朝廷對河州初戰告捷的慶祝活動未免也太著急了?至少在穩重的王韶看來,確實如此!
木徵有可能繼續興風作浪,河湟吐蕃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出手,西夏人是否會有小動作,這些都不得而知,如何能放心離開河湟呢?
只是軍命難違,皇帝的聖旨已經來了,不能違抗。汴京的慶典也已經準備好了,不參加似乎不合適,畢竟那是絕對的榮耀時刻。身為一個臣子,誰不想在這種時候名垂青史,榮寵萬丈呢?
最重要的還是王老夫人臥病的訊息,王韶是個孝子,這幾年都沒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