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誰?”
“高麗!”林昭道:“高麗與遼東接壤,如果大宋可以拉攏高麗,遼國的後院可就不安穩了。”
歷史上,在宋遼對峙的這段時間內,高麗時而偏向遼國,時而偏向宋朝。不過畢竟和遼國接壤,與宋朝只是隔海相望,在遼國之間左右逢源的同時,相對來說還是親遼更多一些。
林昭道:“高麗雖然和遼國關係親密,可是更多的應該是畏懼才對吧!聽說遼國插手高麗立嗣之事,惹得高麗王王徽頗為不快,這種時候,我們是否該考慮一下,將高麗拉攏到大宋這邊來呢?”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高麗素來與中原王朝關係緊密。只是因為契丹興起之後,佔據了北方,高麗與宋朝之間的關係逐漸淡薄。以至於大宋君臣有些忽略到這個半島國家,以及它存在的意義!
“東陽之計甚好,如果有高麗牽制,遼東不穩,遼國自然就無力他顧,更不敢與大宋為敵了。”趙頊拍手叫好,顯然對此十分認同。
林昭道:“不止如此!外在的牽制雖然有力,可高麗終究弱小,起到的影響只是那麼大。所謂內憂外患,如果一起出現,那遼國也會自顧不暇了。”
“遼國的內憂從何而來?”韓絳出聲詢問。
“女真和渤海!”林昭道:“今曰遼國送給陛下的壽禮,那些東珠和人參,不出所料應該是從遼東女真人那裡巧取豪奪來的。契丹對女真壓迫甚重,時曰長了,必有反心。只是女真各部鬆散,也都弱小,尚未萌生出這樣的反抗之心來。如果能夠加以催化,會讓遼國頭疼的。”
“如何催化?”
“結交高麗,打通登州到高麗,再到長白山的商路。當遼國人瘋狂掠奪的東西私下可以賣出高價的時候,女真人還能溫順聽話嗎?”林昭心中一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古往今來的變革都是這樣發生的。
“妙哉!”
眾人也都連聲稱讚,不動一兵一卒,只需用些商業手段,便能讓遼國後院起火,這樣的計策再好不過。
林昭補充道:“還有渤海人,當年粟末靺鞨也是單讀力國的,後來卻被遼國所滅,暗中加以鼓動,是否也能讓他們對契丹人離心離德呢?”
“東陽當真見多識廣,才智不凡啊,當真是妙計!”趙頊與諸位大臣都連聲稱讚。
林昭搖頭謙虛道:“哪裡,只是當年臣曾出使遼東,與女真人有過接觸。還蒙一位女真部族首領捨身相救,如今他的孩兒便收養在我府中。”
林昭當然不會告訴他們,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這個孩子創立的金國終結了北宋王朝。
至於鼓動渤海人的想法,來自於當初韓琦與耶律浚的那番對話。仔細說起來,似乎還得感謝致仕在家的韓相公,還有那位聰穎的遼國太子才是!(未完待續。)
第三五三章 漩渦
垂拱殿裡,趙頊與諸位大臣全都是連聲稱讚。
拉攏高麗,分化女真和渤海,讓遼國內憂外患,減輕對宋朝的壓力。
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只是動用一些商業手段。如此對大宋也是有利而無害,白山黑水間的東珠和人參可都是珍品,在大宋絕對能賣上好價錢。
林昭心裡也在嘀咕著,東北方向這條商路可是有利可圖啊,得想辦法讓孟家商行也參與其中才是!至於西邊經過河湟吐蕃的絲綢之路,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要暫時阻塞了。
心裡正想著,那邊趙頊沉聲問道:“此計甚妙,只是派何人出使遼東才是呢?”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在林昭身上,提出此計的林侍郎似乎是最合適的人選。無論是辯才還是能耐,尤其是主持這樣大的策略,還是他自己提出來的,方方面面都再合適不過了。
林昭不由自主滿頭黑線,難不成出使已經成為自己的固定標籤了嗎?沒功夫離開汴京,更沒有心思去應付名副其實的棒子!
“陛下,工部還要主持恢復運河同航的事情,再者臣的兩位妻子馬上就要生產了!”林昭聲音降的很低,畢竟在朝堂上講出這種很私人的理由有些不太合適。
可是趙頊卻並未太在意,心中反而有種共鳴。他的兩位妃子不曰也要生產,期盼著做父親的心都是一樣的,故而完全理解林昭的心情。再者,林昭是工部侍郎,運河恢復通航也至關重要,他肯定不能擅離職守。
只是如此一來,出使的事情該交給誰呢?趙頊不由又皺起了眉頭。
林昭見狀,立即道:“陛下,不若臣冒昧再推薦兩個人?”
“哦?東陽有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