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放過程是團隊作戰,拉網式的防治效果好;二是牧鴨食量大,過腹成糞。食量是雞的三至四倍,平均一隻鴨子在一個季節裡可防治十五畝蝗害草場,是牧雞防治面積的兩倍;三是鴨子抵禦自然環境變化能力較強。
不過當時曾華大力推廣雞鴨的時候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有治蝗這麼大的功效,當時只是看到雞鴨後就想起了自己非常愛吃地乾鍋雞和鴨,雖然調料不齊,但是總比吃當時地清湯寡水要強,於是就這樣鬼使神差地將養殖雞鴨做為北府地一項“農業基本政策”確定下來。想不到今天被王猛等人這麼一提,曾華突然想起原來自己早就埋了這麼一個伏筆。真是萬幸。也許這就是穿越人士的優勢所在吧,數千年的積累,外加資訊大爆炸的灌輸。讓穿越人士事事都能領先“時代”一大步。
曾華趕緊擺擺手道:“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已早。治蝗有沒有功效最關鍵不在雞鴨,而是是在於官府是否組織得力,在於百姓有沒有破除對蝗災的恐慌。所以,我們現在不是慶幸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求各地官府建立預警通報制度,一旦發現有蝗災的苗頭就要立即通報,及時決策行動。”
說到這裡曾華心裡不由一動,仔細想了想又抬起頭繼續說道:“這四年老天照顧,北府轄區裡沒有什麼大災大難。但是我們不能總是指望好運一直眷顧我們,這也是不可能地。我們不能等災難臨到頭了才有所反應,我們必須採取一種新的機制,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眾人聽到這個新名字不約而同地一愣,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是的,應急預案是指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大社會事故及人為破壞等應急通報、指揮和救援等一系列的預備舉措,它一般應建立在整體的防災規劃上。分為完善的應急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救援保障制度;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援體制;充分備災地保障供應儲備;救援地應急隊伍等。”曾華想了想,又是一串聽不懂的名詞。
看到大家一陣莫名其妙的樣子,曾華只好耐心地解釋道:“打個比如,今年在京兆某地如果發生大雪災,百姓受災無數,那麼當地官府就有責任一邊向上級官府稟報,也有責任立即採取措施,不能坐等百姓受苦。因此當地官府首先要調集當地地巡捕、民兵,趕赴現場,一邊弄清災情的嚴重程度,有多少百姓受災,一邊開始採取援救措施。而上級官府接到當地官府的警報後,根據災情的嚴重程度做出相應的措施,例如調集救援人手和物資。而轉運部門就要優先保證這些救援物資和人手順利地趕到災區,如果災情異常嚴重的話,就要都督府傳令調集府兵進行援助了。”
說到這裡大家終於有點明白了,曾華看到眾人有點開竅的樣子,於是就繼續說了下去:“如果想在緊急情況中要有正確快速的反應,官府就必須預想好各項災害事故,制定好詳細的應對措施,儲備足夠的應急物資,這樣我們才能快速地對事故反應,讓百姓損失降到最低。”
“大將軍,我明白了。這就像行軍打仗、邊防守備一樣,邊境駐軍發現有外敵侵襲,一邊調集人馬做好禦敵措施,一邊傳報郡、州,調集兵馬進行守備。”王猛點頭道,“以前歷朝歷代也有大將軍所說類似的舉措,但是沒有這麼完善齊全而已。要是真能這樣的話,北府百姓幸哉,天下的百姓幸哉!”
王猛這樣一陣猛誇,頓時把曾華誇得有點飄飄然了,立即把肚子裡那點私貨趕緊掏出來。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可以把事故分成四類,一類是自然災害,如水、旱、蝗、地震、泥石流等;二類是社會事故,如轉運時車輛船隻事故,道路塌方,橋樑斷塌等;三類是疾病瘟疫事故,如發生在人或獸、禽中的瘟疫疾病等;四類是治安事故,如匪盜橫行等。再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分別用紅、紫、青、灰色表示。”
“如此甚好!”聽到曾華講得這麼詳細,王猛等人不由興趣大發,你一句我一言開始補充起來,而曾華在接受眾人的建議的同時也用“超時代”的目光和知識做一些增減和判斷。談話越來越熱烈,在眾人七嘴八舌中,這個茶話會居然開了一整天,從上午一直開到掌燈時分,而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北府應急預案律》草稿順利出爐。
在這個預案律裡非常詳細地規定了各種事故的應急措施,就連該什麼等級的事故該怎麼調集民兵、府兵,平時為了應急該儲備什麼物資,日常該如何保管,危機時該如何發放都有詳細地規定。
看著滿滿近百頁的條款,曾華心裡那個樂呀。這可是集中了大部分北府精英才編寫出來的超時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