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使,在當地經營多年。
賀齊剛剛出兵,兩個人就得到了訊息,率領自己的兩萬多戶部族,離開平原,在林歷山上安營紮寨。而且陳僕還命人通知~縣大族首領金奇及毛甘,很快金奇、毛甘也帶領依附自己的萬餘部族上山,分別屯守在安勤山、烏聊山上。兩縣義軍都知道孫策軍隊戰鬥力較強,都將自己的主力拉入深山,準備慢慢與賀齊周旋。
曹鑠接到訊息後,大喜,不同於其他人對孫策的幸災樂禍,曹鑠認為這是消耗孫策戰爭潛力的大好機會,必須重視起來。而且,如果兩縣民軍能夠堅持下來,那麼丹陽郡南部肯定會爛不堪,這樣一來,整
下游地區都會受到影響,孫策的沿江防禦圈上就會出大的漏洞。曹軍可以從徐州出發,給孫策一個狠狠的教訓
於是,曹任命牙將贏火為黑衣衛特遣屯的屯將、議郎王懿兼任下曹從事,命令兩個人率領百名黑衣衛士偷渡過長江,悄悄前往~縣,幫助陳僕、祖山兩人對抗賀齊。(謹以贏火獻給書友“迎風的阿火”,謹以王懿獻給書友“m01314呵呵)
特遣隊為了順利偷渡,並沒有帶什麼重型軍械,每個人只穿了一件皮甲,帶了一柄幷州軍械所出品的優質戰刀。為了彌補他們遠端火力的不足,曹鑠命令從自己的親衛營中勻給他們十具臂張弩,每具臂張弩都配備三十枝弩箭。
贏火大喜,更有把握完成曹頒下的作戰任務,反正按照在懸甕山黑衣衛大營中所學的游擊戰口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將孫策的討伐軍“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就可以了。
而此時賀齊也是自信滿滿,他從最早就憑藉平定民變起家,少為郡吏,守長,大破亂軍,威震山越;後為太末長,僅用一個月就平定了當地的叛亂,被孫策總用,升為南部都尉;後來賀齊又平定建安、漢興、安平三地的民亂,累功升為平東校尉。這次出戰,孫策為了嘉賞他長久以來的戰功,特意先授他為威武中郎將,再命他領軍出征。
賀齊分析局勢,縣、)&l;縣民軍的兵力雖然差不多,但是)&l;縣民軍分屬兩部,分別在兩個地方防守,容易各個擊破;而~縣民軍通歸金奇、毛甘率領,軍令統一,且他們駐守的林歷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換做別人,肯定會拿)&l;縣軍民軍開刀,先易後難,但是賀齊卻不這麼認為,他反其道而行之。
有部將惑,齊對他們說道:“如果咱們先攻擊安勤山、烏聊山,縱然可以一舉擊敗他們,但是也給了林歷山上民軍整訓的時間,他們本來就軍令統一,如果再經過半月整訓,依靠地勢,肯定能阻擋我軍數月時間;
而先擊敗林歷山後,安勤山、烏聊兩地民軍肯定會人心惶惶,連林歷山都敗了,他們哪還有堅守的希望?!如果稍加威逼,他們定然會棄械投降,這樣咱們根本用不了一個月就能夠順利平定民變,開心領賞。”
眾將歎服,賀齊得意洋地下令向林歷山進軍。如果曹沒有排出先遣隊來,那賀齊自然能夠迅速平定民變,歷史上他確實是用了很少時間就達成了自己預定的目標,一舉平定兩縣民變,被任命為新成立的新都郡太守,加偏將軍。
不過世事就是這麼難料,曹鑠派出了將贏火、謀士王懿,賀齊的算盤只怕是白打了。
在國情報局情報員們的掩護下,在滲透進江東數年以上的錦衣衛外圍成員的幫助下,贏火一行乘船而下,比賀齊提前數天來到了林歷山,與金奇、毛甘取得了聯絡。
金奇、毛甘驗過贏火隨身帶的印信,於是將指揮權拱手讓出。他們兩個人的算盤也很精,現在他們即將對戰那名將賀齊,心中根本就沒底。如果這贏火勝了,他們也有功勞可分;如果這贏火敗了,兩個人不是首犯,自然能夠憑藉贏火的腦袋在賀齊門下討個寬赦。
贏火偵察過地形後,與王懿、金奇、毛甘開會商議,從依附於他們的兩萬部眾中挑選出兩千五百名青壯,作為防禦的主要力量。贏火從特遣屯中挑選出五十名黑衣衛士,各領五十名青壯民軍士兵,充當這些青壯的都伯。
林歷山四面懸崖絕壁,高數十丈,山路危狹,僅容一人,這樣的有利地形簡直就是為了防禦戰而精心準備的,王懿建議沿著山路梯次佈防,這樣賀齊就是把軍隊都拼光了,也不可能衝上山頂。
贏火點頭同意,命令兩千人在這山路上梯次佈防,同時,贏火命令暫不帶兵的五十名黑衣衛士從山下攀巖而上,尋找防禦死穴,果然找到了一處小徑。王懿大駭,他算是見識過黑衣衛士的能力了,連忙調來二百士卒,在此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