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有些心不在焉。
臨散朝時,柴榮突然頒下一道詔書:“任命李重進為永興軍節度使、檢校校尉,兼中書令,任招討使,免去侍衛軍都指揮使一職,同時設立西南面行營,由李重進任西南面行營都招討使。”
三省長官為中書令、門下侍郎、尚書令,因為這三個職務位高權重,自唐以來就不輕易授人,梁、唐、晉、漢以來,此三職作為本官單授的情況已經極少了,中書令、門下侍中和尚書令一般只作為兼官,用於籠絡藩鎮,或是作為榮譽稱號加贈給重臣宿將和親王,此時,任命李重進為中書令,就是一種榮譽稱號。
眾官聽到此任命,心中自是一片雪亮:郊外秋獵時發生了刺客事件,李重進作為負責防務的侍衛軍都指揮使,確實是難辭其咎,難怪會被免去侍衛軍都指揮使一職,如此安排李重進已算得上仁慈義盡。
眾官尖起耳朵想聽由誰來接任侍衛軍都指揮使一職,卻只聽到一聲尖細地“散朝”聲。
散朝後,侯大勇徑直來到中書門下,今日輪到他擔任執筆宰相。
侯大勇心神不定地坐在中書門下地大堂裡,今日早朝的詔書下得極為突然,陛下事先並沒有和幾位宰相商議,侯大勇端起一杯清茶,慢慢地品了半天味,這才取過了厚厚的一疊奏摺。
從唐時起,翰林學士專門負責內廷的制詔書敕,即專掌“內命”。由於朝林學習常在君主之側,是天子的私臣,也是天之的心腹之臣,相當於後世的首長秘書之類,職位不高但權力不小,發展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特別是在唐朝安吏之亂後,局勢紛亂,深謀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