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部分

逃出黑雕軍包圍的黑臉党項人叫房當支金,他是清水河畔党項人首領房當明的遠房侄子,據說房當支金祖上曾是党項房當族的大頭領,不過,現在家世己中落了歹他已經回答過一遍這個問題了,聽到將軍重新問,就道:“和我們交手地大周軍隊人數不多,只有二百多人,弓馬嫻熟,極為歷害,他們的軍旗是一隻黑色的大雕。”

銀盔白甲人是党項軍地副統領,叫房當白歌,自封為靈州節度副使,他的大哥房當明則自封為靈州節度使。雖已聽過房當支金的回答,房當白歌聽到“黑色的大雕”時,心頭還是一緊,他回頭對身材瘦高的師高金道:“黑色的大雕,又是黑色的大雕,肯定是那支在吳留關奪旗地黑雕軍小部隊。”

師高金是房當白歌的依重的謀士,他道:“黑雕軍是最近才崛起的,現在駐紮在鳳州,我們的老對手蘭州回鶻別將吐少度就是在渭水邊敗在黑雕軍手下,被迫自殺了。”

房當白歌臉色愈發沉重,他道:“這支小部隊是黑雕軍地前鋒,他們的主力部隊肯定會跟著前鋒進入涇州。”

党項族也稱為党項羌,早期的党項人不事農業,衣、食、住皆仰賴畜牧,天文字曆法,以草木枯榮計算歲月,崇拜天神,死後火葬。党項族是西羌族中較晚崛起的一支,起初居住在青海東南部的黃河九曲之地和松潘以西山谷地帶,他們在南北朝末期才初露頭角。到隋末唐初,党項族活動範圍逐步擴充套件,東到松州,西到葉護,南到春桑、迷桑,北到吐谷渾部。

党項諸姓部落中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離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稱為党項八部。其中拓跋氏先世本出自鮮卑族拓跋部,後成為党項諸部中的一部,在党項諸部中最為強盛,起著主要的領導作用。

開皇五年,党項首領拓跋寧叢等人率部落到旭州請求內附,隋朝授拓跋寧叢為大將軍。開皇十六年,党項人進攻會州,兵敗後降附隋朝,並遣子弟入朝謝罪,向隋朝進貢。

唐太宗貞觀三年,唐朝南會州都督鄭元招降了党項首領之一細封步賴,唐朝在松潘設州,授細封步賴為刺史,其他党項部落見到細封步賴受封后,也紛紛響應,唐朝又設崛、奉、巖、遠四州,並以原來各部酋長分別擔任各州刺史。

唐初崛興於西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日益向外擴張,北上滅了吐谷渾,並侵襲威逼党項。散居在瓜、沙等州和青海湖邊的党項部落被迫內遷,唐遷移靜邊州都督府至慶州,轄下的二十五個党項州,也隨著一道遷徙。党項原住地為吐蕃佔領,留下來的党項居民為吐蕃貴族所役屬,吐蕃稱這些人為“弭藥”。

唐中葉“安史之亂”後,由於發生了吐蕃、党項、吐谷渾等族聯合對唐的進攻,唐朝採納了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建議,把散居在靈州、鹽州和慶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遷到銀州以北、夏州以東地區。從此,遷居在慶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東山部落;遷居在夏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平夏部落,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黨項羌人一度東進到石州。

唐朝末年,党項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參與鎮壓黃巢農民起義軍的軍事行動。唐朝以夏州為定難軍,以拓跋思恭為節度使,封爵夏國公,再賜李姓。從此党項族便據有銀、夏、綏、育四州。

唐朝滅亡後,党項拓跋部利用藩鎮爭戰、朝代更替的機會,逐漸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到大週末年,已經形成一個以夏州為中心的地方割據勢力。

而房當族黨項人,一直居住在清水河畔,近年來屢次擊敗回鶻人,奪取了回鶻人的大量地盤,勢力激增,房當党項軍達到五萬人,成為河隴地帶新興的強大勢力。

房當明雄才大略,一向以党項拓跋部為榜樣,這次攻入大周邊境,就是要趁大周軍主力南征之時,奪取靈州,為房當党項人打下一片生存的空間。打涇州,威脅頒州,房當明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其戰略意圖是把大周軍的注意力吸引到頒州一帶,調大周延州軍、靈州軍南下,然後,隱藏在靈州西面的房當党項軍精稅主力就順黃河而下,一舉佔領靈州。

為了達到吸引大周軍注意力的目的,房當明的弟弟房當白歌率領兩萬党項軍,擊敗回鶻人後攻佔了固原,再從固原進入了大周境內。房當白歌攻打渭州受阻後,當機立斷,在吳留關留下三千人馬守住咽喉要道,党項軍主力則繞過渭州,直撲涇州,在涇州城外大敗涇州軍,河陽名將白重贊也戰死在涇州城外。

房當白歌率領党項軍和增援過來的頒州軍對峙於喬家堡,初步實現了房當明的戰略意圖,大周西北各節鎮的軍隊不斷向頒州方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