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必須設法給文協弄些款子,使大家能多寫些文章,使會務有更大的發展。最後(他眼中含著淚)他說他要失陪了,因為老父親今晚十時到漢口!(大家鼓掌)暴敵使我們受了損失,遭了不幸;暴敵也使我的老父親被迫南來。生死離合,都增強了我們的團結!告辭了。(掌聲送他下了樓)〃

對武漢會戰歷史的回顧與有關研究結果表明,會戰期間,儘管周恩來沒有直接參與指揮作戰;但從會戰之前戰略指導方針的研究確定、會戰期間戰略對策與作戰方法的改進提高,以及會戰後期組織的戰略撤退,周恩來都付出了艱辛和不懈的努力,在當時其影響是積極有效、意義巨大的,在今天看來也是舉世矚目和影響深遠的。

//

風範永存(1)

除周恩來以外,在會戰期間,黨的其他一些領導人和高階幹部克服種種困難有時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在武漢堅持堅持工作,並透過各種方式和形式為會戰作出了顯著貢獻,其中十分突出的包括董必武、鄧穎超、葉劍英等。

在董必武直接領導和指導下,武漢會戰期間的工人工作、青年工作組織實施非常嚴密、成效顯著,以各種活動將他們團結在〃抗日救亡〃的旗幟下,既極大地提高了民眾的愛國熱情,也透過篩選、考察為我黨壯大充實了新鮮血液,並將其中一些優秀分子發展入黨,使之成為黨所領導的抗戰事業中新的先鋒骨幹。

此外,隨著戰局的不斷變化,董必武和他的同事們還積極動員抗日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和工友,到敵後去參加抗日遊擊作戰、到廣大農村去點起、帶動全民抗戰的烽火。此外,他還利用根據國共合作協議,當時擔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公開身份,在各種場合廣泛宣傳我黨抗日救國主張,並透過推心置腹、坦誠相見、堅持不懈的溝通和交流,為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了不少中間力量和進步人士。

在同事們的眼裡,董必武的工作十分繁忙,或研究工作、或會見各方人士、或勤於筆耕,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一夜不眠。曾經有一次,兩位同志一大早去找董必武請示工作,剛躺下不久的董必武正欲起身接待,卻發現只有一隻布鞋,另外一隻怎麼也找不到。四處尋找一陣之後,一位同志眼尖,發現〃丟失〃的鞋子竟然在被窩裡。兩位同志不禁感慨萬千,原來董必武不分白天黑夜連續工作,後來實在疲倦之極,在脫了一隻鞋子之後就帶著另外一隻沉沉睡下了。

根據中央的指示,鄧穎超於會戰前即抵武漢,作為長江局婦女工作委員會的領導者之一,廢寢忘食,以紮實、高效的工作積極推動抗戰婦女運動的發展,為維護、鞏固和壯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1937年底完成的一篇《對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意見》中,鄧穎超強調,抗戰婦女運動的新陣容,應當包含所有主張抗日的全國各階級、各階層、各界的廣大婦女。1938年1月,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在漢口成立,鄧穎超被選為中國分會理事、常務理事。在隨後分別於2月〃國際反侵略宣傳週〃和3月全面抗戰爆發後的第一個〃三八〃婦女節等活動中,鄧穎超不僅在《新華日報》上發表了幾篇具有重要影響的文章,而且作為婦女屆重要領導人和代表之一,組織指導了活動實施的全過程。

在漢期間,鄧穎超在組織戰地服務團、救護受傷官兵、慰勞前線將士、組織出版婦女刊物以及培養抗戰婦女運動骨幹等方面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贏得了世人的廣泛尊敬。她還積極團結婦女界的進步人士如李德全、史良等人,並同宋美齡建立了統戰關係。其中不少工作在武漢會戰結束之後仍在繼續發揮效力。

與此同時,眼見從各地彙集來到武漢的大批少年、兒童,流離失所、失去親人依靠,鄧穎超以對國家未來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和偉大的慈母之心,積極發起、籌備和推動成立了戰時兒童保育會。她說,〃保育兒童是偉大的事業,不僅要救濟與教育難童,尤其要以堅強的精神,培育兒童,成為新中國的主人〃。戰時兒童保育會是抗戰期間國共合作成立最早的抗日統一戰線群眾性團體,並在成立後發展迅速,其影響擴充套件到各地,據統計先後共在50多個地方成立了分會,得到幫助、扶持和救助的少兒超過3萬人,其中不少人在新中國成立後,正如鄧穎超所期待和預期的那樣,積極參加祖國各項建設事業,有的還擔任重要領導職務或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

作為7名中共代表之一和10名婦女代表之一,鄧穎超還在武漢會戰期間參加了國民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