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嶽王很明確地提出“河南大槍”的好處,但在同時代和後來的武林並未引起重視。以《水滸傳》為例,使槍的也只有豹子頭、玉麒麟、史文恭等少數幾個好漢。不過,內家功法和大槍在嶽王的時代雖未廣傳,但已經發展的很完善了。嶽王在其槍譜中這樣評講當時的戰鬥,大意是:“兩馬交鋒,雙方都害怕,拿著矛端都端不平,直往地上戳。這並非只因鐵矛太重,換個輕點的硬木的矛照樣舉不動,而且木製矛重心偏前,打起來恐後悔莫及。一但換用有彈力的白蠟杆,用內力驅動,這槍就活了。槍頭只在敵人的胸口、面門處亂鑽,擋都擋不出去,越擋越倒黴。”

岳家軍的騎兵,朱仙鎮八百破十萬,不是光勇敢就成的。可恨嶽王為昏君、奸黨所害,精兵喪盡,好在軍中受岳飛點撥之人不少,總有一二人把內功和槍法都傳了下來。

矛、槊用的是硬木,沒有彈性,緩衝不得對方的衝力。兩矛相交,力量全傳到了手上,如果角度不合適,當場兵器就要脫手,這是個槓桿原理,眾看官去推推彈簧門就知道了。國外的彈簧門很重,一根長杆子作機關,為的是方便兩手搬東西時用屁股一撞門就開。推門如果推的是把手那邊,小孩都推的開,如果搞錯了,推門軸那邊,可就難了。硬木做的馬槊,對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槓桿作用到手上時大了幾十倍,那裡還握的住,所以使馬槊的一定要直對前方,萬不可斜,一斜就會被衝脫手。

西方的騎士比武,拿根電線杆互相捅,說實話那貨也太長了,簡直天真得可愛。那麼長的槓桿,除非完全對直了,只要橫向稍有距離,兩馬一衝,捅在別人身上,對方沒什麼事,反彈力非把手臂搞骨折不可。西方人的對應辦法就是把電線杆後面加粗,象個撞門錘一樣,依靠木頭本身的衝量,對撞時鬆開手,以免傷了自己。英國人開車走左邊,就是遵照當年的騎士決鬥傳統。騎士都是右手持矛,對撞中必須完全垂直才能收效,所以都走左邊。(注:不知眾看官是否注意到,現在拍的電影,騎士決鬥卻都走的右邊,這是為了安全。用龜殼般的硬鎧甲把全身罩住,兩馬走右邊對沖,“電線杆”橫著過來,腰輕輕一頂,杆就斷,人一點事都沒有。就這麼點差別,古代的生死相鬥就變成了老少咸宜的好娛樂。只要馬走右邊,人人都能當亞瑟王,贏得美人歸。)

李曜此時是沒碰上強敵,否則他這套辦法未必管用。他把槍當棍使,咋一看好像也沒什麼問題,但他卻沒想,鍾離權教憨娃兒這套棍法的時候,是有目的性的,因為憨娃兒適合這套棍法。

這套棍法可以剛中帶柔,但交鋒之際用得最多的,還是剛!尤其是憨娃兒如今用的乃是一根鐵棍,這種武器只適合他用!

兩馬相交,都使硬兵器,硬碰硬,誰重誰佔便宜,誰力大誰取勝。《水滸》霹靂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鋒索超使開山斧,都是這個思路。幾十斤的狼牙棒、開山斧藉著馬力,橫掃過來,萬不可硬架。硬架的話,鐵矛都要打彎,兩臂就得骨折,而他那邊揮棒時,手是空握著的,一點事都沒有。對付這種敵手,只以武器來論,那就是大錘最有用。錘比棒重,揮動起來只要有點速度,衝量就超過棒了,但是歷史上真正使錘的武將,有沒有就難說了。

只是要使重兵器,還要將這重兵器在短時間裡運起來毫無阻滯,不是天生神力一般辦不到。這種神力還不止是臂膀上的力量,光臂膀上的力太小是沒用的,只有靠腰,腰力到手,才運得動重兵器。內家功夫講巧力,四兩撥千斤,但真要拼力氣,照樣不含糊,一切全因腰壯氣足。

腰氣壯,神色便會不同:面像溫良,卻不怒自威。古畫裡的大將,廟裡的天神,全都腰大十圍,從來沒有畫成健美先生的。為何?並非古人不懂畫肌肉,廟裡給四大天王扛腿的小鬼就是肌肉男,又兇又醜。西方沒有內功之說,畫師只知肌肉,以肉多為美,雕塑中的男性肌肉全都團團鼓起,肌肉鼓起幹什麼,打鐵也用不著全身緊張啊,只可惜西方畫師沒見過精神的內壯。大將帳上高坐,全身放鬆,體態似美人臃懶,但氣聚神凝,甲士三千環列,雷霆萬鈞之勢一觸及發,那才是真的神勇。俗話說“關公不睜眼,睜眼要殺人”,此之謂也。古畫裡的百戰百勝大將軍,寫其神,不顯其形,寬大衣袍,寥寥幾筆,卻能盡現智信仁勇。

李曜幫憨娃兒“領悟”了金剛棍法的突破之法,卻沒弄明白自己不能跟憨娃兒這樣比。憨娃兒那金剛棍法的突破,其中道理說來也簡單:重兵器揮動起來,只要打上了,誰都夠喝一壺的,但要是打不上可就慘了。重兵器動量太大,回手慢,給敵人以可趁之機。《資治通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