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部分

才所言,可見這衙門確有創立之必要,但這主官除了孤王本人,卻絕不能使其餘人染指,否則那人掌握這般大的權力,若是稍有不忠之心,暗中圖謀不軌,我如何得知?他又可以手中軍械糧草來要挾諸鎮,長此以往,諸鎮攝於其淫…威,便要視我為無物,一舉一動,只認此人了,那豈非大禍臨頭?難得正陽忠直,獻上此策之後,先說明其中關要,使我不誤。”

李克用這般一想,面色立刻和善起來,對李曜剛才的表現極為滿意,笑著讚道:“正陽果是吾家千里駒,此計甚妙!不過,這新衙門,卻喚作什麼名兒才好?”

李曜對名字不怎麼在乎,隨口道:“哦喚作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監便是。”

“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監?”李克用唸了兩遍,搖頭道:“喚作‘監’,未免格局太小,不如喚作行臺,嗯不,喚作大行臺!”他哈哈一笑,似乎很滿意,又唸了一遍:“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大行臺不錯,不錯,便是這般了。”

李曜對行臺制度雖然瞭解不是很多,但他多少知道一些,這一制度起源較早,不必上溯太遠,只說隋唐。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於並、洛、益三州各置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行臺尚書省,隋文帝以其子楊廣、楊俊、楊秀各為行臺尚書令。後廢洛州行臺,又於襄州、壽春兩地設定山南道、淮南道行臺。這兩處“行臺”都因為討伐南陳而設定,統一以後就被廢除了。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後,“行臺”全部被廢除,而置並、揚、益、荊四大總管府,各統十餘州至數十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各總管府也被廢除。

唐初復置“大行臺”。“陝東道大行臺”置於洛陽,以秦王李世民為尚書令,地位在其餘“行臺”之上。其餘“行臺”如益州道、襄州道、東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均以宗室親王或親信大將任尚書左僕射,為“行臺主”。武德九年(626年),諸道“行臺”也都廢除。

隋唐兩代的“行臺尚書省”則以“行臺尚書令”為最高長官,若不置令,即以左僕射為首。置官大略同中臺而人數較少。“行臺”主要為處理軍務而設,故以兵部居首,又兼綜民事,故吏、戶、禮、刑、工並置,卻往往一人兼兩職或三職。“行臺”的統轄地區既廣,位重權大,不利於中央集權,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就予以廢除。

此時李克用忽然提出新衙門以行臺命名,李曜心中不禁一動。

附:注①:天德軍,初名大安軍(一作天安軍),隸屬於唐關內道豐州,其兩處治所皆位於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陰山山脈南麓,與前套地區的振武軍為中晚唐時期(755年—907年)唐朝北方邊疆的重要軍事機構。安史之亂後,回鶻汗國一直未能對唐朝造成較大威脅,故而天德軍與振武軍的防禦任務不重,駐軍量也較西北地區的西套銀川平原少,主要是回鶻對唐朝威脅遠不如吐蕃嚴重。天德軍置有都防禦使之職,因駐軍量是唐朝河套軍鎮中最少的一個軍鎮,實力也比河套東部平原的振武軍弱,一直也未能像振武軍一樣升格為節度。最早的天德軍節度使,始見於911年的後梁時期。唐朝前期,河套內外駐防城群體盡歸朔方節度使統管,後期駐防城群體分別劃歸於靈鹽、夏州、天德軍和振武軍四個方鎮統轄,成為區域社會穩定的基石。

天德軍最初治所在北城(內蒙古烏梁素海土城子),749年張齊丘於可敦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溫根鎮南狼山山區)置橫寨軍,同年,自中受降城遷安北都護府治所於此城,可敦城乃可賀敦城之誤,為突厥語皇后城之意。753年安思順與郭子儀奏棄橫塞軍,請於大同川以西築一城置軍為朔方根本,並擬以中受降、東受降城連振武軍為左翼,以西受降城連天德軍、定遠軍為右臂,作為東西一線的河套防禦體系,755年築畢置軍,唐玄宗賜名大安軍,為其軍鎮治所,即故天德軍城。不久因安史之亂,郭子儀奉調征討,只留老弱守此城,為燕將宋星星攻破,縱火焚燬,故將天德軍都防禦使遷駐西受降城,改名天德軍,臨時安置軍馬於永清柵(一作永濟柵,今內蒙古烏梁素海南岸),北城遂廢棄。

796年,唐朝將三受降城分隸於天德軍和振武軍,振武軍初領中受降、東受降城,於813年再次分配時,將振武軍所轄之中受降城轉隸於天德軍。812年東受降城為黃河河水所毀,振武軍節度使李光進上表修城兼理河防,此時,西受降城亦為烏加河因黃河氾濫所毀,修復東受降城似未有它議,而西受降城則引起爭端。813年,振武軍節度使李進賢遺牙將楊遵憲率500騎兵趨東受降城備回鶻,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