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充斥其間。
這些老弱婦孺,都是黃巾軍戰士的家屬。當然,這些被算進十五萬人當中的黃巾軍家屬,大多是廣宗本地信徒的家屬。那些來自冀州其餘地區的黃巾軍戰士,家屬都被安置在較為安全的後方。
真正算起來,數字高達十五萬人的黃巾軍大軍中,經過簡單的戰鬥操練,可以上陣廝殺的丁壯,大約是十萬出頭。
在十萬丁壯之中,當然也是有著精銳和普通部隊的差異。廣宗黃巾軍最為精銳的部隊共有三支,第一支精銳部隊,是由張梁親自統帥的“甲士營”;第二支精銳,是由張角義子張燕所率領的“飛騎營”;第三支精銳,則是由張寶直轄的“九地營”。
“甲士營”,顧名思義,由身強力壯的披甲勇士組成。這隻部隊,人數大約是四千,人人裝備齊全,比起漢軍郡國兵也毫不遜色。就連漢軍最重要的利器——強弩,都裝備了足足有上千具。其中的成員,多是鄉間的悍勇輕俠,或者太平道的虔信骨幹人員。在戰鬥力上,張梁自信,當能勝過同等規模的冀州本地郡國兵一籌。
“飛騎營”,自然是一隻輕裝騎兵部隊。與兗州、徐州這些內地的州郡不同,冀州緊挨著的幷州和幽州,都是邊境州郡。由於離胡人的牧場不遠,得到戰馬的難度並不大。所以,張燕手下的騎兵數量,高達三千之多。就算比起漢軍的騎兵數目,也不遑多讓。
至於“九地營”,嚴格說起來,其實並不是一隻適合上陣正面戰鬥的部隊。“九地營”的營頭中,包括了三百甲士,四百輕騎兵,八十劍客輕俠,還有一百餘的五行士。
《孫子·軍形第四》有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九地營的命名,便是出自這一句兵法。
這些看起來雜七雜八的人員,主要的任務並非與敵人正面交戰,而是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偵察、竊取情報、心戰宣傳、要員警衛等等。如果用後世的名詞來形容,“九地營”的編制,倒像是諜報人員、偵查部隊與特種部隊的綜合體。
若是將十五萬黃巾軍比喻為一個人的話,那麼“甲士營”是手臂,“飛騎營”是雙腳,而“九地營”便是人的耳目。以這八千出頭的精兵為根本,作為破敵主力,再搭配上其他的黃巾軍作為炮灰,便是冀州黃巾軍使用的基本戰法。
至於其餘的黃巾軍,在編組上就顯得相當的雜亂。一般來說,以五百到一千人,為一個營頭,由一個小帥帶領。小帥之上,設有“太平使者”,協調十到二十個左右的小帥作戰。而“太平使者”之上,便是“人公將軍”張梁。
十五萬大軍,不可能會在戰場上全部出動。一來,老弱拉上戰場,那就是個負擔,而不會有多少戰鬥能力。二來,戰場的大小,也很難一次性容納那麼多的人。冀州一帶雖然都是平原,想要找到能將十萬部隊充分展開的一塊開闊地形,也會有些麻煩。
所以,在張梁的計劃中,他只准備出動七萬精銳大軍,分成三路,從中間和兩翼戰場一齊發動,以便利用本方的優勢兵力,包圍敵軍,對其展開三面夾擊。
這三路大軍,左右兩路各派出一萬五千人,從兩翼拉開戰線,以分薄漢軍的兵力。至於中路軍,則由包含了“甲士營”和“飛騎營”在內的四萬精兵組成,從正面硬撼漢軍。
表面上看起來,黃巾軍將七萬大軍分成三路,似乎違反了兵力集中原則。其實,這也是張梁手中兵力太多,而精銳又太少,難以充分展開的原因。
ps:歷史上,張燕並非黃巾軍中的一員,而是在黃巾軍覆滅之後,興起的另一支“黑山軍”的首領。“黑山軍”可以算作是黃巾軍的一個分支,在歷史上也頗有些名聲。不過,本文中,有關黑山軍的事情,將另行安排,識者勿噴。
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
人數一多了,戰場就要擴大。兩軍對壘,並不是雙方將兵力都密集的擁擠城一團,然後一聲令下,大家提著刀開片就是。如此打法,不是交戰,而是流氓鬥毆。
正規的軍事戰陣,需要相當開闊的戰場。一般來說,在戰陣中,各方都是以數百人為一個基本的軍事編制,來完成具體的作戰任務。一軍主將則是透過旗號、鼓點和金鐸之類的通訊方式,對每一個基本軍事編制進行有效的指揮。
一個四、五百人的基本軍事單位,在漢軍中是一“部”或一“屯”,在黃巾軍中則是一個“小帥”。為了讓士卒的兵器能夠充分施展開來,而不會誤傷己方人員,一個基本軍事單位內部計程車卒,相互間需要間隔一步以上的空隙。就算只是排列成基本的十人縱深方陣,大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