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邊讓,對夏侯惇來說當然是毫無難度。可是,也不知道邊讓是哪根筋搭錯了,一看見夏侯惇。立刻嚇得夠戧。惶恐之中,邊讓居然服毒自殺了!
邊讓一死,立刻坐實了他在信裡寫到的曹操殺橋瑁之事。
橋瑁是橋玄的侄子,與曹操關係不錯。這樣一個好朋友,曹操居然說殺就殺。一點兒也不講情面。聽到這樣的訊息,讓曹操的朋友們一個個心裡發涼。
而且,邊讓在兗州可謂交往甚廣,大半個兗州的名士,都與其有交情。如此一個名士,曹操也是說殺就殺,簡直是肆無忌憚。發現曹操居然絕情至此,兗州的名士和郡國大吏們,對曹操的感官,一下子降到了最低點。
其餘人等也就罷了。任城國相臧洪為人有雄氣壯節,最是見不得這種賣友求榮之事。外加上臧洪與邊讓的關係不錯,就在邊讓死後的第十天,臧洪聚集國中的知名士人,以曹操“小人無行”為名,公然起兵反對曹操。
隨後,對曹操不滿,卻與臧洪交好的張邈之弟張超,極力鼓動兄長張邈以陳留郡響應臧洪。而張邈由於想到自己擊敗曹操之後,多半能夠得到兗州刺史的位置,於是決定起兵。接著,山陽太守袁遺也發兵響應,想要謀奪兗州刺史的位置。
至於最後一個濟北相鮑信,本來與曹操關係極好。可是,鮑信此人最重義氣,曹操的行為,讓鮑信大為不滿。感覺自己看錯了人的鮑信,在兄弟鮑韜的慫恿下,怒而起兵,反對曹操。
一時間,整個兗州亂成了一團。曹操大軍和反曹操聯軍,將雙方的戰線從東邊的泰山郡一直拉到西邊的陳留郡。兗州的大部分豪強大族,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了這場州中內戰。
這場波及整個兗州的內戰,過程極為慘烈。曹操的兵精,反曹操同盟的兵多,雙方一度相持不下。若非此時北邊的張狂還在戰後恢復期,連出兵的錢糧都湊不齊,南邊的袁術又被呂布和孫堅拖住了手腳,怕是兗州當時就會落入他人的手中。
ps:
有書友覺得馬超死的太快,這裡解釋一下。
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便是追求不落俗套。那些在三國演義以及各類三國娛樂小說中時常出現的人物,筆者認為他們已經夠讓人熟知了,會想法減少他們一些出場機會,或者著重寫出新意來。反而是那些並不太為廣大讀者熟知的三國角色,筆者很有興趣為他們多曝光一會兒。反正本書並不追求商業價值,也追求不了。筆者只想寫出一本有自己特色的三國小說而已,能讓書友感覺耳目一新,那就最好了。
此致,那些默默支援關注本書的書友們。
第4節 兗州名士劫【下】
這次兗州內部大亂最後的結果,是曹操利用聯軍相互沒有配合的弱點,各個擊破,歷時一年的苦戰,艱難的取得了兗州戰局的勝利。
而他的反對者們,結局各不相同。
張邈率軍苦戰半年無果,帶著謀士陳宮,南下投奔劉表;袁遺的運氣不佳,一開戰就被曹操部將夏侯淵突襲擊敗,早早逃出兗州,南下投奔同族兄弟袁術去了;至於鮑信,則被曹操以偏師拖住,等到袁遺、張邈先後敗走,曹操又派出使者滿寵勸說鮑信罷兵,鮑信明白勝利無望,深思之後,帶著本部人馬去徐州投奔呂布;還有帶頭起兵的臧戒,在曹操圍三缺一的進攻下也守城不住,只得帶著殘部東投青州袁譚;結局最慘的則是張超,他困守孤城三個月,糧盡突圍不成,被俘後曹操將其斬首示眾。
不過,費盡心力擊敗了一眾反對者的曹操,最終依然沒有完全恢復對兗州的控制權。因為,北方的張狂雖然限於後勤的困擾,沒有趁機大舉南下用兵,卻也不會幹看著。出動大軍是不可能的,可是動用小股部隊還是沒有問題。利用兗州內亂的天賜良機,張狂派出了部將褚飛燕帶兵南渡黃河,將觸角打入兗州。
褚飛燕是張狂部下大將張燕的孿生兄弟,自從加入太行軍後,多年以來,一直擔任著臧霸的副手。他雖然沒有孿生兄弟張燕的名聲響亮,功勞巨大,卻也是張狂部下的一員實力派大將。
本來,入侵泰山的任務,最適合的人選,非泰山當地人臧霸莫屬。不過,臧霸身為張狂手下排在前五位的重將,負責鎮守一方,責任不輕。一時間還抽不出身來南下泰山。因此,這個任務才被張狂決定,交給臧霸的副手,同樣擅長山地作戰的褚飛燕來完成。
在兗州殘餘黃巾軍的配合下。褚飛燕率軍悄悄潛入泰山郡,奇襲了郡守應劭,將其陣斬。等曹操回過神來,擺平了叛亂的郡國大吏們之後,想要對付褚飛燕的時候,褚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