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故朱太尉”,指的是於年前故去的“驃騎將軍”朱雋。作為大漢資歷極老的一位重臣,面對朱雋,即使是其餘自行其是的各州大吏,對他也是態度恭敬。就連一直在與朱雋進行不間斷小規模戰鬥的韓遂、馬騰一夥,在朱雋死後,也不得不以他們控制下的朝廷的名義,追贈朱雋為三公中的“太尉”。
河南尹擁有故都雒陽,又緊靠著兗州和豫州,戰略位置十分關鍵。朱雋以區區一郡之地,當然無法與佔據了整個涼州和半個司隸的韓遂朝廷對抗。
不過,兗州刺史曹操是有名的大漢忠良。在自身錢糧兵力也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曹操依然時常為朱雋提供少量的援軍和糧秣。而豫州刺史孫堅,更是朱雋的故吏,雙方往來密切。相較於曹操的小規模援助,孫堅可是時常直接出兵,與朱雋聯手對敵。
朱雋死後,其子朱晧被孫堅和曹操聯手推薦,繼任為河南尹。朱晧的才能,當然比不上老爸,卻也在水準線以上。不過,相較於他的老子朱雋,有能力憑藉個人威望鎮守河南,朱晧可沒有這份本事。所以,在繼任河南尹之後,朱晧很快便加入孫堅的麾下,成為孫堅麾下的一支半獨立勢力。
既然朱晧投靠孫堅,河南已經是孫堅的勢力範圍了,那曹操帶兵跑到這裡來幹嘛呢?
話說起來,還要從西京長安開始。
當年自從韓遂和馬騰聯手,趁董卓被殺,董卓的部將們反撲長安的時機,率領涼州羌漢聯軍一舉攻克長安,將幼年天子控制在手中以後,長安就成為了韓遂的主要據點。他與義兄弟馬騰屯兵城內,共同把持了長安的朝政。
馬騰是個武人,對朝政興趣不大,反而更加熱衷於訓練士卒,提升軍隊戰力。如此一來,韓遂就相當於獨自掌權。
不過,由於韓遂的叛賊出身,他雖然控制住了天子,朝廷中卻沒有幾個重臣賣他的面子,紛紛託病辭官。這讓韓遂控制下的朝廷,顯得很是名不正言不順。
就算那些重臣如此不給面子,韓遂依然保持了剋制。韓遂可沒有董卓那麼暴躁,他是士人出身,對朝廷重臣的行為並沒有採取什麼強制措施。相反的,韓遂趁朝廷重臣辭官的機會,提拔了一夥願意投靠的卑官下吏入朝,並自任為大將軍,領尚書檯,算是徹底的把持了朝政。
大將軍是大漢官場裡最重要的職位,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威勢,只要各位想一想何進當年的權勢,便可以明白。在天子年幼的時候,大將軍替代天子,為天子處斷事物,那都是名正言順的。
而且,“大將軍”一職,在名聲上比起早就被先代天子廢棄的“相國”職位,可是要名正言順多了。董卓自己去當相國,結果被天下士人認為有叛逆之心。而韓遂做上這個“大將軍”,卻讓天下士人對此無法發難。
當然,要擔任“大將軍”這個職位,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任職者的身份,應當是一位外戚。這是個不成文的規矩。自從武皇帝設立“大將軍”一職,讓衛青出任之後,歷數各位大將軍先輩,沒有哪個不是外戚出身的。
不過,這樣一個限制,可難不倒多智的韓遂。韓遂不像董卓,女兒不是嫁人了,就是還在襁褓之中。韓遂的女兒雖然不多,偏偏與漢家天子劉協年齡相配的,還是有那麼兩個的。
所以,在擔任大將軍之前,韓遂就讓自己的女兒入宮,成為幼年天子的新皇后。而本來那位伏皇后,自然被韓遂一個輕輕巧巧的“巫蠱之禍”罪名,直接廢黜下獄而死。順帶的,國丈伏完一家子,自是也落不到什麼好結果。要非伏完政治嗅覺敏感,及時的應對,事先將兒子伏均送到關東去了,則伏氏一家可就要絕後了。
至於天子劉協對此事什麼反應,韓遂可是一點兒也不在乎。他可是造反出身,豈會在意一個十來歲的小毛孩心裡在想什麼?
第2節 朝中風波惡【下】
年幼的天子沒有被韓遂放在眼裡。可惜的是,韓遂沒有注意到,天子劉協可不是一般的小毛孩。
自幼生長在充滿陰謀詭計鬥爭的宮掖裡,剛出生就慘遇喪母之禍,不到十歲就成為別人的工具,當著傀儡,還被人將自己的兄長給害死,這等經歷,足以讓一箇中等智力的孩子,磨練為一個心機深沉的小老頭。更何況天子劉協比起尋常的孩子,可是要聰慧的多。要不然,當年的靈帝也不會總想著讓劉協繼位了。
在司隸,韓遂勢力強大,朝中的老臣又因為不屑與韓遂這等叛黨合作,紛紛遠離朝廷。每當上朝的時候,天子劉協放眼望去,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信用的老臣、重臣。這也是韓遂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