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少年天子見了董卓,根本就是不理不睬,讓董卓的熱臉貼了個冷屁股。倒是一邊只有八、九歲模樣的陳留王,聽到董卓自報姓名。頗為欣喜的上前來,問了一句:
“你是太后家的人嗎?”
董卓聽了這話,剛要否認,突然腦子裡又想到了什麼,反問了一句:
“請問,王爺說的是哪一位太后?是孝仁皇后【董太后】,還是孝靈思皇后【何太后】?”
問完這句話,董卓一眼瞥到年幼天子的臉色,越發顯得陰沉起來。反倒是陳留王興致勃勃的說道:
“當然是孝仁皇后啦!你又不姓何!”
其實董卓與已故的董太后之間。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想來也是,一個是冀州河間人,一個是涼州隴西人,兩地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不過,既然陳留王問到了這一點,董卓也就似是而非的答了一句:
“臣與孝仁皇后向來少有聯絡,其實也不是很清楚這些”
如果是一個年紀大一些的人,當然能聽出董卓話語裡隱含的否認意思。不過。誰讓陳留王只有八、九歲呢?
如此一來,陳留王當然誤以為董卓是董太后的親戚。立刻高興的說道:
“太好了!你既然是孝仁皇后家的,我就安心了。”
聽到陳留王的話,董卓隱約間想起了某些宮闈秘聞。據說,這位陳留王似乎是從小在董太后的身邊長大的,他對姓董的人有好感,還真是理所當然。不過。對於面前那位一言不發的天子來說,他好像應當不喜歡姓董的人?
董卓的猜測還真是沒錯。
年幼天子性子有些軟弱,可並非智力有問題。由於天子劉辯身處的位置,自然對宮廷裡的種種權謀陰暗處,都有所耳聞。
天子劉辯今年十四歲。正是後世人稱“中二”1的年紀。所以,按照某些“中二”少年一根筋非此即彼的想法,凡是何太后一邊的就是自己人,凡是非何太后一邊的就是敵人。
董太后雖然是天子的親祖母,卻反對他當天子,所以是敵人。十常侍雖然有些不陰不陽,卻是何太后身邊的親信,是自己人。眼前這個董卓,與殺了十常侍的人是一夥的,又姓董,自然屬於敵人的範圍了。
作為一個“中二”少年,對於自己的敵人,少年天子沒有當場喊打喊殺,就已經是很給面子了。這還是多虧了少年天子性子偏軟。故而,董卓受到天子的冷遇,那真是毫不出奇。
相比之下,天子對陳留王這個弟弟,還是很喜歡的。這個異母兄弟,少年天子高興了可以逗一逗,不高興了可以欺負一下,但是過一會兒,他又能與天子和好如初,實在是比身邊的小宦官和小宮女們好玩多了。
雖然對天子莫名其妙的敵視有些鬱悶,但董卓與活潑可愛的陳留王說了一會兒話,心情立刻變得好多了。
而且,不管如何,能夠遇到流亡在外的天子,並將他保護回京,這就是大功一件。所謂“功高莫過於救駕”,不管目前還沒有掌權的天子有什麼意見,朝中重臣們對董卓的功勞,一定要有足夠的封賞。要不然,朝廷可就要在天下人面前大失人望了。
否則的話,就算董卓在雒陽城內發起兵變,也是情有可原的。
簇擁著天子和陳留王,涼州軍的大隊兵馬橫衝直撞,一直來到雒陽城的大門處。董卓舉目遠望,但見一排排的華麗緇車整齊的列在兩邊。這些緇車,當然便是朝廷公卿大臣們的座駕。至於座駕的主人,正在前方列隊相迎。
見到這番景象,董卓不敢託大,讓親衛將天子和陳留王扶在馬上,走在最前列,自己落後一步,以免被人說他僭越了。
公卿隊伍見到董卓大軍的到來,也略微騷動了一下。接著,一個漢官走出公卿的隊伍,昂然向天子迎來。董卓畢竟曾經在朝廷中廝混過一陣子,認識這位,卻是擔任“衛尉”的楊彪。
楊彪的出生不凡,是弘農楊氏的嫡子。弘農楊氏可不是普通世家,向來與汝南袁氏並稱為大漢兩大“四世三公”世家。楊彪的父親楊賜,也是官至太尉。楊彪本人娶了袁氏的嫡女,在身份上絲毫不弱於袁紹。
如果不是弘農屬於關西地界,在世家數量和學風上遠遠弱於關東,弘農楊氏的勢力,絕不會弱於大漢第一豪門的汝南袁氏。
楊彪前來,先是拜見過天子和陳留王,接著就提出了他的真正目的。楊彪與董卓見過禮之後,直截了當的對董卓說道:
“公卿皆以為,外兵不宜入城。前將軍,還請約束好自己的兵馬,早些在城外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