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裡,張狂軍的後勤輜重,多有依賴沈富的排程支配。
若非沈富頭上還有一個能力更強,資歷也不差的董昭,他差點兒就成為了戶部尚書。
第40節 稱王成風潮
謀定了尚書檯和六部的人選後,接下來對於御史大夫這個重要職位,張狂在經過一番思量以後,任命了老夥計韋笑擔任。
韋笑這些年裡為張狂把握諜報機密,雖然名聲不顯,卻稱得上一句勞苦功高。由韋笑擔任御史大夫,憑著他的線報掌握程度,對那些橫行不法的官吏們來說,顯然也是一種無形的震懾。
此外,這個任命裡,也有張狂對手下的權柄保持平衡的打算。
畢竟,韋笑擔任諜報機密的時間未免有些太久了。將他提拔為御史大夫,也算是避免韋笑將諜報機構徹底變為私人所有。
在韋笑升職後,接替他的將是郭嘉。這位鬼才在諜報上的天賦,就連韋笑也是極為佩服的。可以預見,此番人事上的變更,並不會減弱張狂一方的情報掌控能力。
張狂既然成為“趙公”,他的地盤被稱為“趙公國”,則趙公國的軍隊,就被正式命名為“趙國軍”。
張狂如今下轄區域雖然歷經過多年戰亂,損失了大量的人口,不過剩下的人口數字依然超過一千萬。擁有如此龐大的統治根基,趙國軍的規模自然不會小。光是常備軍的數量,就超過二十萬。
若是進行全面徵發,哪怕是五十萬大軍,張狂也能勉強拿得出來。只是,想要維持五十萬大軍的存在,張狂就算將家底都傾上來,最多維持得了半年。
不過張狂現在的地盤也大,用於守禦各地的軍隊,就佔去了十多萬。真正可以隨意調動的機動趙國軍,總數大約就是六、七萬罷了。
有了足夠的兵力,自然需要足夠多優秀武將來統帶。好在張狂不但在多年征戰中收羅了不少歷史有記載的名將,還在幷州軍中大力開展士卒識字教育,從而培養出大批的合格低階軍吏。
關於武將方面,張狂制定的最高職位——大將軍。當然先要空著,以便給下面的將領們留下些未來進步的空間。上將軍一職也是如此,用於留待後來者建立功勳。
反正,當前的軍事活動是由張狂親自主管。不用擔心沒人統籌全域性。所以,武將們目前所得到的最高官位,便是“四徵將軍”而已,連“四鎮將軍”的級別,都被刻意的空了出來。
至於具體的武將的任命如下:
四徵將軍分別為:
徵東將軍臧霸,徵南將軍于禁,徵西將軍樂進,徵北將軍李傕。
臧霸、于禁、樂進等人是老資格的武將,功勞也大。其中,臧霸常年自領一軍。獨當一面;于禁練兵統兵之能,號稱趙國軍第一;樂進作為趙國騎兵的最高領袖,得到一個四徵將軍頭銜,也是理所應當。對於以上三位的任命,軍中吏士們並無太大意見。
但是。對於李傕這個加入趙國勢力還沒有多久,資歷淺薄的傢伙,得以出任徵北將軍,卻有不少人表示異議。
張狂對此的考量是,李傕的能力上沒有問題,要不然他也不能被董卓的涼州軍所看重,成為“龍虎豹熊”四校尉之首了。在追擊袁紹之戰。平定青州之戰,以及徐州之戰中,李傕都立下了相當大的功績。
而且作為後來投靠過來的重要將領,李傕出任最重要的武將職位,也顯示出張狂對後來到的將領的重視。這對於進一步拉攏敵方陣營中的重要將領,可是一個很重要的籌碼。
至少。原本涼州軍中,與李傕、郭汜等人並列的張濟、樊稠等人,想必對上了張狂軍,都會有些三心二意吧?
至於軍中次一等的武將,如典韋、關羽、徐晃、太史慈、郭汜、褚飛燕、趙雲、張郃、周倉、徐盛等人。都得到了頭銜不同的中郎將職位。例如典韋便是近衛中郎將,關羽為選鋒中郎將,褚飛燕為烏丸中郎將,等等。
再次一等的校尉階層,則包括了鮑出、高順、張遼、成廉、韓當、何儀、何曼、廖化、郭靖、卞喜、殷罡、彭璉、孫觀、曹性等。這其中,可是有不少能力足夠,但是由於投靠張狂時間太晚,或者本身資歷太低,還沒有機會脫穎而出,建立傲人功勳的猛男。如鮑出、張遼二人,可是“萬人敵”級別的強者;高順練兵之能,也不在於禁之下。
這些校尉裡頭,未來肯定有能夠出頭的強者。而對他們頗為了解的張狂,有機會便會讓他們承擔重任,好發揮他們的實力。
本來還有一個元勳宋果,憑著他的資歷,至少也能混上一個中郎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