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建安八年(203年),袁譚和袁尚開始刀兵相向,雙方在黎陽外城城門交戰,袁譚戰敗,就率領部隊退回南皮。
王脩率領吏役百姓前往營救袁譚。袁譚高興地說:“成全我的部隊的人,就是王別駕啊!”
袁譚戰敗時,劉詢在漯陰起兵,各個城池都起來響應。
袁譚嘆息說:“現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難道是因為我不講德行嗎?”
王脩說:“東萊太守管統雖遠在海外,但這人不會反叛,他一定會來。”
十幾天後,管統果然拋妻棄子來到袁譚這裡,妻兒被叛賊殺害。袁譚讓管統改任樂安太守。
袁譚又想進攻袁尚,王脩勸他說:“兄弟之間往復攻擊,這是走向失敗滅亡的道路啊!”袁譚不高興,但理解他的志向節操。
過後袁譚又問王脩:“有什麼計策可以使用?”
王脩說:“兄弟就像一個人的左右手。比如一個人將要與別人角鬥,卻砍斷了他的右手,反而說‘我一定能勝’,像這樣行嗎?拋棄了兄弟,不相親近,天下人還有誰能親近!
您的部下有進讒言的人,本來就在你們兄弟之間參與爭鬥,以求取有朝一日的利益,我願意明白地告訴使君:堵上耳朵不要聽他們的。
如能斬殺幾個奸佞的臣下,兄弟重新親近和睦,以抗禦四面八方的敵人,可以憑這個橫行天下。”袁譚沒有聽從。
袁尚又親自率兵攻打袁譚,袁譚迎戰大敗,環城堅守。
袁尚死命圍攻,袁譚逃往平原,並派辛毗去向曹操求救。
曹操攻破了冀州以後,袁譚又背叛了曹操。
曹操於是帶領軍隊在南皮進攻袁譚。王脩這時運送糧食正在樂安,聽說袁譚危急,率領他帶去計程車兵和屬下的從事一共幾十人,向袁譚那裡趕赴。
到了高密縣時,聽到袁譚已死的訊息,王脩下馬放聲大哭,說:“沒有您,我回到哪裡去啊?”
於是去了曹操那裡,請求讓他收葬袁譚的屍體。
曹操想要觀察王脩的誠意,沉默著一聲不吭。
王脩又說:“我曾受過袁氏的厚恩,如果讓我得以收殮袁譚屍體,然後讓我就死,我也不會後悔。”
曹操稱讚他的義氣,聽從了他。曹操讓王脩擔任督軍糧,返回樂安。
袁譚被擊破後,全州各個城池都服從了曹操,惟獨管統據守樂安,不願服從。
曹操命令王脩去取管統首級,王脩因為管統是亡國的忠臣,於是解開他的捆綁,讓他去見曹操。
曹操高興並且赦免了他。袁氏政令寬縱,在職的有權勢的人大多都積聚財物。
曹操攻破鄴城,查抄沒收審配等人的家財數以萬計。
待到攻破南皮縣,察看王脩家,糧谷不滿十斛,僅有書籍幾百卷。
曹操感嘆著說:“王脩作為士人真是名符其實。”於是禮聘王脩為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將,遷為魏郡太守。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料敵(求收藏)
王脩治理政務,抑制豪強,扶助弱小,賞罰分明,為百姓所稱道。
建安十八年(213年),王脩被封為大司農郎中令。
曹操欲行肉刑,王脩認為時機還不允許實行,太祖採納了他的建議。
調王脩為奉尚。後來嚴才反叛,與他的屬下幾十人攻打宮殿旁門。
王脩聽說兵變,召喚車馬未到,就率領屬下官吏步行到了宮門。
太祖在銅爵臺望到他們,說:“那趕來的人一定是王叔治。”
相國鍾繇對王脩說:“過去,京城發生變故時,九卿是各自居守官府不出。”
王脩說:“靠國家的薪俸吃飯,怎麼能躲避國家的危難呢?居守官府雖是舊制,但不符合奔赴危難的大義。”
不久,王脩病死在任上。其墓在安丘城南四十里。
陳壽曾評價道:脩識高柔於弱冠,異王基於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田疇抗節,王脩忠貞,足以矯俗。
王修一般指王脩,在這裡咱們就叫他王修。
大帳內,燈火通明,各軍將領以及王修和韓馥正在這裡議事。
“叔治,幽州軍來了沒有”,韓馥問道。
王修此人身材修長,勻稱,頜下有一撮鬍鬚,顯得頗有幾分成熟,一副儒生打扮,抱拳道:“主公,暫時還沒有訊息”。
韓馥點點頭,道:“你說咱們此次行動是不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