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末,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就過了引乙,而且是世界上十大石油輸出國之一,天然橡膠的第一大出產國與出口國,還是媒、錫、鋁礬土、鎩等礦產資源的主要輸出國可是印度尼西亞卻沒有因此而得到國際資本青睞。也沒有能夠依靠龐大的勞動力與豐富的資源實現工業化。即使到2口年,印度尼西亞的工業化水平也非常低,甚至比不上情況相似的菲律賓。
導致這一現象的眾多原因中,除了思想文化、自然環境等不可更改的歷史與自然因素之外,主要還是與印度尼西亞的基本國情有關,即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座島嶼組成的島國,而且是位於熱帶地區的島國。僅此一點,就對印度尼西亞的現代化國家建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本站新地址已員改為:剛一口陽8。酬敬請登陸閱陵!
實際上,印度尼西亞與菲律賓的情況非常類似。
兩個國家都地處東南亞。都是島國,而且人口都不少,資源也很豐富,卻都沒有能夠像其他東南亞國家那樣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現代化國家。與馬來西亞比較就看得出來,雖然馬來西亞也是一斤,“半島國”其國土的一半在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芥壘一立島上,而另外半則在馬來半島卜,但是馬來燈人口集中在馬來半島的幾個州,只有獼的人口分佈在加里曼丹島上,所以馬來西亞可以把展重點放在西部,從而搭上工業化的末班車,順利實現國家現代化。
從中就能看出。作為島國。地理甩素產生的隔絕效應,讓國家力量分散。也讓國內交流受阻,從而對國家建設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就拿印度尼西亞來說,在佔國土面積不到院的爪哇島上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這些人口中的一半集中在雅加達、萬隆與細水等待大城市內。出現爪哇島上資源擊潰匿乏、城市擁擠不堪小基礎設施嚴重不組,而其他地方,比如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與伊利安島新幾內亞島等地區資源豐富,卻因為地廣人稀而導致基礎設施落後的怪異現象。
歸根結底,就是“資源分佈不均。”
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印度尼西亞不可能順利完成工業化,也不可能輕而幕舉的成為現代化國家。
從歷史上看,印度尼西亞一直就不是現代化國家。
別的不說,擺脫殖民統治取得獨立之後不久就爆軍事政變,隨後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人獨裁統治。即便在刀世紀末實現民主大選後,印度尼西亞仍然沒有能夠擺脫軍人干政的影響。
正是如此,南海戰爭後,共和國並沒有像扶持馬來西亞那樣對待印度尼西亞。
當然。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局勢也對共和國的基本政策產生了影響。
南海戰爭後,共和國忙著對付日本,還得應付來自朝鮮半島與南亞次大陸的威脅,所以無法在東南亞地區擴大戰果。比如菲律賓倒向美國之後,共和國只能聽之任之,沒有采取任何針對性的行動。從後來的展來看,碰o年之後,共和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基本政策就是穩固守成,而不是積極進取。因為印度尼西亞南面就是澳洲大陸,澳大利亞是美國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大本營,也是該方向上的最後防線。用一些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說,除非美國輸掉一場世界大戰,不然絕對不會拋棄澳大利亞。也就是說,共和國不大可能在控制了印度尼西亞之後南下“登陸。澳大利亞。所以在是否要控制印度尼西亞的問題上,共和國當局就得做長遠大算。雖然控制了印度尼西亞,能夠獲得一個巨大的市場,以及豐富的資源,但是卻要與美國面對面的對壘,肯定需要投入巨大力量、甚至會付出慘重代價,能否從中獲益肯定是個問題。
相對而言,將印度尼西亞當成緩衝區,避免與美國直接對抗,就能確保共和國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霸權地位,甚至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新加坡。讓美國退守菲律賓,掃除進軍印度洋的障礙。
由此可見,卑度尼西亞的地位非常尷尬。
當然。不控制印度尼西亞,不等於不佔領印度尼西亞的市場與資源。
從力出年開始,共和國就逐步放寬了對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限制。要知道。當時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演變成大蕭條,全球經濟正像高山滑雪般的從頂峰衝向谷底,幾乎所有國家都築起了貿易壁壘,以出口退稅等方式為出口企業提供鉅額貿易補貼,國際貿易體系隨時有可能崩潰。共和國在這個時候放寬對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限制,等於拯救了印度尼西亞,讓數以百萬計的印度尼西亞人獲得了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
當然。商人肯定是無利不起早,沒有理由無緣無故的援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