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54部分

軍即心描一二個國家的軍隊肯定不是美以土聯軍的對手。

即便保守估計,共和國也只能在中東戰場上以守代攻。

事實上,從裴承毅給李東石的命令來看,在猛口年之前,中東戰區的主要任務都是頂住敵人的進攻,避免全線潰退。也就是說,在積極防禦的前提下,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主動收縮防線,也就是為了儲存兵力而主動退縮。

因為出兵俄羅斯,所以美軍肯定不可能在6月底發動中東戰爭。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美軍強行發動中東戰爭,也會因為兵力投入不足,而使原本應該雷霆萬鈞的進攻變得軟弱無力。很明顯,沒有威脅的進攻,肯定無法達到戰役目的。不管怎麼說,鎮守中東戰區的是空降兵出身的李東石上將,而這位從農黑、五老、蘭契一路提升起來的將軍恐怕是共和國陸軍中最擅長打防禦戰的將領了。可以說,當年裴承毅把李東石留在了中東戰區,就是希望在必要的時候,充分發揮這位強上將”那永遠也打不死、打不垮的特殊才能吧。

美軍在豐東戰場上無所作為。肯定會對全域性產生嚴重影響。

別的不說,在“中東無威脅”的情況下,共和國當局可以適當降低北印度洋上那根已經甭得太緊的神經,比如抽調部分運輸力量去太平洋,加強在太平洋上的攻勢。同牙樣的道理,共和國當局還可以充分發揮在東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在不動用主力部隊的情況下,穩步南下。對態度曖昧的南非施加壓力。如果能夠讓南非回心轉意,共和國海軍就能將幾大戰區連成一片,不但能夠順利進軍南大西洋,甚至能夠北上前往奈及利亞,然後從這裡出動攻擊潛艇,對北大西洋上的美俄航線構成威脅

當然,最大的影響,還是在歐盟。

美國死守以色列與子耳其的主要目的不是與共和國爭奪中東地區,或者說。與共和國爭奪中東地區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中東地區本身,而是希望藉此影響歐盟,讓歐盟不至於完全投靠共和國。

這也很好理解,如果共和國有能力進軍地中海,別說像埃及這樣的北非國家會立即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被刺刀頂住背心的情況下,歐盟也會軟下來。更重要的是。共和國進軍地中海,等於挑戰美國在北大西洋上的霸權,而美國忙著應付共和國的挑戰,也就無力彈壓歐盟,所以歐盟可以趁此機會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一方。

由此可見,從金局、也就是整場戰爭的高度來看,如果說袁晨皓沒有想到美國會積極出兵俄羅斯還有人相信的話,那麼說裴承毅沒有想到這一集,那就值得商椎了。從前面的分析來看,美國出兵俄羅斯的意義非常有限,不但沒有幫助俄羅斯擺脫威脅,反而讓共和國盤活了戰局。特別是讓共和國在戰略方向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作為一名戰略才華出眾的軍事統帥,裴承毅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情況下,他甚至會以積極主動的行動來迫使美國提前出兵俄羅斯。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提前出兵有巨大好處的話,杜奇威就應該在年初把美國大兵送上俄羅斯的戰場。而不是等到俄羅斯快要堅持不住,連莫斯科都受到威啥時候,才讓美國陸軍遠涉重洋,到冰天雪地的東歐大平原上與共和國陸軍一決高下。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杜奇威的第一選擇仍然是中東,而不是俄羅斯。

由此可見,出兵俄里斯,絕對是杜奇威在最不情願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因此有理由相信,杜奇威也知道裴承毅的企圖,只是在兩害相權之後,選擇了危害較輕的一個。即以最小的代價來穩住戰局。

這也很好理解,要知道,如果美再不出兵俄羅斯,大陸戰爭很有可能在鹹年的冬季到來之前就以莫斯科淪陷而宣告結束。到這個時候,即便不向中東增兵,只要李東石合理利用中東戰區的地面部隊,也能堅持下來。也就是說,美軍還沒有在中東戰場上取勝,共和**隊就已經在大陸戰場上取勝了。隨著共和國陸軍的主力翻過高加索山脈,殺入中東,美軍也別想在中東戰場上取勝。打到這一步,太平洋不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唯一的戰場,而在沒有協助的情況下,美國打贏太平洋戰爭的可能性為零。

顯然,出兵俄羅斯,絕對不是積極調整,而是被動應變。

也就是說,主動權仍然在裴承毅的手裡。杜奇威此舉只是延緩了失敗到來的時間。

當然,從現實情況出發,杜奇威此舉確實對共和**隊的作戰行動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響,甚至迫使袁晨皓一再延遲發起進攻的時間。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陸軍出兵俄羅斯的影響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