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3部分

第四次戰役取得開門紅,歸根結底還是強大的聯合作戰能力。

80個小時內,裴承毅總共向前線下達作戰命令117條,3次調整作戰行動,各作戰部隊均迅速及時的調整部署,參與新的戰鬥。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聯合指揮能力,恐怕裴承毅只能在後方乾瞪眼。

一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

卷七 半島硝煙 第一百六十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20:34 本章字數:4901

佔大邱後,裴承毅讓前線作戰部隊暫時停止進攻。

原因無二,物資運送速度跟不上作戰需要,發動下一**規模進攻之前,必須囤積足夠的作戰物資。54軍沒能參與攻打大邱的作戰行動,就是因為運送到浦項的作戰物資即將告罄,無法讓更多的部隊參與進攻作戰行動。

僅僅個小時,3個軍、8個**旅就在戰鬥中用掉了大約70萬噸作戰物資!

雖然還有大約1萬噸作戰物資到達戰區,但是均存放在榮州以北地區,無法及時運送到作戰部隊手中。

前線作戰部隊接二連三的出現後勤保障不力的情況,引起國防部高度重視。

準確的說,是引了王元慶與顧衛民的高度重視。

從第一次戰役開始,後勤障就是部隊作戰的最大瓶頸。雖然每次制訂戰役計劃時都會著重考慮物資消耗,甚至多準備15%到25%的戰鬥物資,但是每次戰役打到半路,都會出現作戰物資緊缺、前線部隊不得不停下來的情況。朝鮮國防軍南下參戰後,宗應仁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按照王元慶與顧衛民的吩咐,宗應仁在國防部成立了一個調查小組,對作戰部隊的物資消耗情況進行全面調查。

初步調查非簡單,將各部隊的物資消耗情況匯總就能發現問題。

消耗物資最多的不是擔任地面攻的裝甲部隊與低空突擊部隊而是**炮兵旅。

截止2月7日,三次半戰役中,兵消耗的彈藥佔前線部隊消耗總物資的55%,彈藥類物資佔所有物資的65%。因為電動裝備大規模普及,所以油料佔的比例不到0%,其他物資僅有25%。所有消耗的物資中,還沒有包括作戰部隊在前線繳獲的戰利品。按照各部隊提供的資料三次戰役中,繳獲後用於消耗的物資佔到補給物資量的20%以上,大都是油料與軍用食品。由此可以得出,後勤保障的缺口在20%到50%之間。

非嚴重地問題。沒有物資。軍隊就無法打仗。

:著調查深入問題漸漸浮上水面。

導致物資消耗嚴重超標地主要原因是炮兵在戰鬥中未嚴格按照規定作戰。特別是在前線部隊提出火力支援請求時。炮兵往往會“額外”提供50%到1C0%地炮火打擊力度某些時候甚至會增加200%以上地炮擊密度。

比如。在對1個分散防守地步兵營進行炮火壓制時。按照共和國陸軍地作戰守則。炮火打擊持續時間為5鍾參炮擊密度為1C(也就是瞄準時彈著點間隔距離為1C0)。消耗炮彈150到200發。一個炮兵連地12門大口徑榴彈炮進行1到2鍾短促射擊就能完成火力打擊任務。實戰中。炮兵部隊往往出動2個炮兵連。進行3分鐘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300發以上。某些時候至出動1個炮兵營。進行2到3鍾地短促射擊消耗炮彈到600發。

一場戰鬥這麼打沒問題。可是整場戰役都這麼打是大問題。

制訂戰役計劃地時候。各級參謀都會按照陸軍地作戰守則確定物資補給量而不是按照部隊地實際作戰情況確定物資補給量。一般情況下。制訂戰役計劃地參謀也沒有足夠地時間瞭解前線部隊地實際消耗情況。

因為暫時無法確定削弱火力打擊密度是否會影響到前線部隊的進攻作戰行動,所以在宗應仁提交調查報告之後,王元慶沒有立即著手處理這個問題,只是讓裴承毅轉告前線作戰部隊,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儘量遵守陸軍的作戰守則。

項鋌輝在此時做了另外一件事,讓總參謀部的軍官修訂《陸軍戰術作戰與火力支援作戰守則》。這份作戰守則在20紀80年代制訂,雖然期間修改了數次,逐步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在寮國戰爭與越南戰爭之後還做了大規模增刪,再次提高了火力支援標準,但是半島戰爭已經證明,5年前的作戰標準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戰爭環境,作戰部隊對火力支援的要求大大提高。

半島戰爭後,修訂陸軍作戰守則的參謀小組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演變為“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