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印度必須進行類似於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印度必須在技術上有所突破,至少在高階產業領域擁有發言權。我們用了十五年才完成產業結構調整有了自己的高階製造業。樂觀估計,印度也需要十五年吧?就以十五年計算日本還得全力為印度提供支援。事實上,村上貞正確實在這麼做。這些年來,日本一直在向印度輸出尖端技術,幫助印度培養高科技人才。為什麼?村上貞正不是那種做虧本買賣的人。鉅額投入,自然需要鉅額回報。
只是印短期內難以擺脫對我們的依賴。如果村上貞正認為我們將在年內發動戰爭,他將別無選擇。”
一口氣說完,王元慶端起茶杯喝了幾口。
李存勳長出口氣,說道:“樣的話,日本的目的只是給我們製造麻煩。”
“基本上可以肯定。但是不要掉以輕竟我們還沒有掌握確切情報。”王元慶放下茶杯。接住李存勳遞來地香菸。說道。“就像你開始說地一樣。如果哪個腦袋少根筋地混蛋住進了臺北總統府知天高地厚地大搞特搞。突破了我們地底線。迫使我們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維護國家統一果會怎麼樣?美國不會有所作為。只會在國際上譴責我們。如果我開始地猜測沒有錯日本也不會有實質性地作為。最多跟著美國搖旗吶喊。雖然我們可以藉此迅速實現國家統一是結果卻非常糟糕。哪怕我們儘量控制軍事行動規模。減小戰爭波及範圍。戰後需要好幾年地時間穩定島內局勢。恢復島內秩序。對日本來說。這幾年將至關重要!”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因此。我必須防止出現這樣地情況。”
“你認為應該出面阻止?”
李存勳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有開口。因為元首有其他意思。
“我們不是缺一個向日本開戰地理由嗎?”王元慶笑了起來。“村上貞正確實精明。卻不知深淺。或許我們會在其他方面忍讓。但是在國家主權上。絕對不會有半點容忍。別說我們。只要日本敢在臺灣製造麻煩。全國人民都不會饒恕日本。將同仇敵愾地對付日本。設想一下。如果日軍登上臺灣。後果會怎麼樣?”
李存勳暗暗一驚。說道:“以此向日本開戰?”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日本核問題由來已久,當年我們沒有采取軍事行動,現在有什麼理由採取軍事行動?即便國內民眾都認為應該設法消除日本的核威脅,又有多少人支援透過戰爭手段解決問題?全面戰爭,打的是國家意志,拼的是國民的鬥志。戰爭爆發後,我們肯定要進行戰爭動員,如果得不到民眾的支援,肯定會出大問題。既然村上貞正打算在臺灣做手腳,我們就給他這個機會,讓他去幹。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要日軍踏上臺灣的地面,甚至只要日本製造的彈藥落到臺灣,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向日本宣
行全國戰爭動員,把日本徹底打趴下。”
“這樣的話,風險也很大。”李存勳暗自嘆了口氣,說道,“不說別的,村上貞正不見得會向臺灣派兵。如果我們在前期無所作為,以他的能耐,肯定能夠猜到我們的意圖。半島戰爭,村上貞正一再忍讓,甚至不惜剷除國內反對勢力,就是害怕與我們爆發全面戰爭。只要村上貞正認為此時不益與我們開戰,就會有所保留。到時候,島內動亂,綠營上臺,我們照樣得出兵,日本則在一旁看熱鬧。”
“這就是關鍵所在。”王元慶再次拿起香菸,說道,“到現在為止,村上貞正還不知道我們已經掌握了關鍵情報。因此,我們不必採取過於積極的行動,即便進行準備,也要做好保密工作。”
李存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島內局勢出現轉變後,我們再採取行動。當然,要做得像樣一點,要讓村上貞正認為我們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滅島內的獨流。”王元慶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綠營意識到即將完蛋,肯定會向提供支援的日本發出求援訊號。”
“問題是,村上貞很有可能迴避。”
“那就得想辦法讓他無法回。”王元慶的話說得非常果斷。
李存勳思一陣,說道:“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我們在其他方向上受到牽制,使村上貞正覺得對付我們的時機已經成熟。”
王元慶皺起眉頭,說道:“確實如此,必給村上貞正這個錯覺。”
“只能在南亞做文章。”
“南亞?”王元慶看了眼軍局長,說道,“你是說,在印度製造點麻煩?”
“不是在印度製造麻煩,不用我們出,不然顯得過於做作。”李存勳滅掉菸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