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8部分

日本空軍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利用部署在本州島南部與東部空域的預警機,及時發現了逼近的共和國戰鬥機群,隨後組織緊急升空的戰鬥機前往攔截。

“日本戰爭”的第一場大規模空戰在此時打響。

共和國空軍投入了3個大隊的72J…14C戰鬥機,日本空軍則投入了2個大隊的F…22JC戰鬥機與3個大隊的72JF“夢幻”戰鬥機。

考慮到雙方支援力量與綜合作戰能力的差距,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只是,日本空軍的指揮官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在這場空戰的後面,毀滅性的災難即將降臨!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七十四章 毀滅性轟炸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21:58 本章字數:4851

擊日本核設施的轟炸行動開始後,王元慶等人來到中心。

為了讓王元慶等對戰爭不太懂行的領導人能夠更加直觀的掌握戰鬥情況,裴承毅對戰術指揮中心的資訊顯示系統做了調整,在中央的主螢幕上顯示日本全境地圖、明確標出了所有核設施,在左側的螢幕上顯示參加攻擊行動的作戰飛機的具體情況,在右側的螢幕上則顯示戰場空域圖、用不同的顏色代表空軍對各個區域的控制情況。

非常直觀,一目瞭然。

隨著第一座核設施的圖示由綠色變為紅色,在上面出現一個紅叉,轟炸日本核設施的戰鬥正式開始。

沒花多少心思,王元慶就搞懂了三面螢幕上顯示的資訊。

對付日本核設,空軍採用了“交叉攻擊戰術”。參與轟炸行動的戰機每2組成1個編隊,每3個編隊組成1個戰鬥群,其中每個編隊按照主要、次要與後備順序負責攻擊3個目標,每個戰鬥群負責轟炸的3個目標相互交錯。如果順利突防,1架戰鬥機攜帶的炸彈就能炸燬1座核設施;順利摧毀主要目標後,如果次要目標沒有被摧毀,可以由另外架戰鬥機對次要目標進行補充轟炸;如果次要目標已經被摧毀,後備目標沒有被摧毀,則對後備目標進行補充轟炸。由此足以保證對每個目標至少轟炸2次,某些時候還能對重要目標轟炸3次,確保了轟炸成功率。從指揮角度講,負責轟炸支援的空中指揮所,即KZ…19B只需對每個戰鬥群的領隊長機下達作戰指令,由領隊長機向其他2個編隊的長機下達命令,從而降低了指揮系統的壓力,提高了轟炸效率。

每摧毀個“關聯”目標有1戰鬥群撤離戰場。

同時轟炸20C多目標過了空軍的作戰能力。為了確保轟炸成功率,每30個目標需要投入60執行轟炸任務的J-15C、20執行制空任務的J…14C、8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DJ-1、6架執行攻擊指揮任務的KZ19B、2執行制空指揮任務的KJ…22C、1架執行作戰協調任務的KY…15B(空中指揮協調機)、1執行支援任務的JY…15B(加油機)、6架執行電子干擾任務的DY…14C、2執行甄別任務的ZW…26(無人偵察機),總計投入各類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115。扣除派往東南戰場的作戰力量、吸引日本空軍的作戰力量、以及部署在西南與西北地區的防衛行作戰力量,空軍僅能在1個波次中攻擊90個目標。也就是說出動345架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在3個方向上發動進攻。

要想摧毀所有目標,空軍至少得:動2個半攻擊波次戰飛機平均執行25次作戰任務。因為戰鬥機的出勤率只有90%左右、以及可能出現的戰損,所以絕大部分戰鬥機將執行3次作戰任務。

總參謀部的命令很直,必須在天亮之前完成轟炸行動。

也是說。空軍地參戰力量必須在1小時內出動3次!

半島戰間制空權爭奪得最激烈地第一次戰役中。共和國空軍地第一支參戰部隊曾經創造了在1小時內連續出動4次地作戰紀錄。只是對日轟炸與半島戰爭不同。戰鬥機地作戰半徑由不足4千米提高到1200千米以上。僅往返戰場地時間就增加了2倍以上。即便攻擊任務地作戰時間相對較短。平均每個架次所需地時間也將延長至少50%而使作戰部隊地作戰效率降低。

由此可以算出。在1小時內出動3個架次空軍必須全力以赴。

理論計算無法直觀反映前線地慘烈戰鬥。卻能讓後方指揮官更加準確地掌握戰場局勢。

王元慶第一次在總參謀部地戰術指揮中心內體會戰鬥受到地衝擊比其他人更加強烈。雖然左側螢幕上由綠色變為紅色與黃色地戰鬥機圖示並不多。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