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日本電視臺播放了2艘戰艦進行損傷管理與滅火時拍下的錄象。
不管韓國人相信還是不相信,“赤城”號航母與“利根”號驅逐艦確實沒有沉沒,只遭到了重創。共和國與美國的偵察衛星先後拍下了艘艘戰艦在其他戰艦地掩護下、帶傷返航的照片。
似乎為了保住面子,樸太玄立即宣佈,韓國將發動大規模作戰行動,殲滅日本艦隊。
韓國總統擺了一次“烏龍”,但是對這場短暫的衝突來說,2遭到重創的戰艦已經喪失作戰能力,與被擊沉沒有多大區別。
事後證明,“赤城”號與“利根”號都差點被擊沉,韓國潛艇缺的只是一點點運氣。
“赤城”號的中雷點在第2311號龍骨附近,也就是靠近艦尾地方。因為設計上存在缺陷,所以1條魚雷就差點炸斷“赤城”號的推進軸。雖然“赤城”號配備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即便所有主推進軸都被炸斷,仍然能夠以2節地速度返航,但是當時還有第二條魚雷正在射向“赤城”號,最終差點命中“赤城”號,如果主推進軸全部被炸斷,“赤城”號將在劫難逃。
返航途中,“赤城”號就使用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
“赤城”號的問題不僅僅是推進系統,因為數十年沒有設計過航母,動亂時期大批日本造船工程師與技術人員流亡海外,所以在設計“赤城”號地時候,日本不得不“白手起家”,除了電磁彈射器等從美國引進的技術之外,幾乎所有工作都得從頭做起。
與一般地戰艦相比,排水量多噸的中型航母複雜得多。
設計艦體水密結構的時候,日本工程師為了將排水量控制在規定的範圍之內,不得不採用了很多“巧辦法”。事實證明,在戰艦生存能力上,沒有
”可尋,一分錢一分貨,“偷工減料”最終會產後果。
不說別的,美國數十年來,多次提出發展小型航母,最終都放棄了,至今仍然在建造排水量1噸以上的超級航母;在大幅度縮減航母艦載機規模的時候,美國仍然沒有降低航母的排水量,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確保航母的生存能力。
因為水密結構上的缺陷,中雷後數小時,“赤城”號的進水量超過了。
為了減輕重量,除了讓航母上的艦載機全部飛回陸上機場之外,“赤城”號的艦長還先後將航母上的彈藥拋入海中或者轉移到趕來接應的補給艦上,命令排空航空煤油艙,盡一切可能提高航母的儲備浮力。
隨著尾部進水量增加,為了保持縱向平衡,艦長不得不下令向前端壓載艙注水。
為了減輕排水量,除了動用“赤城”號自備的抽水機之外,還從伴隨護航的戰艦上送來了幾臺抽水機,利用其他戰艦提供的電力抽出艦體內的海水。
“赤城”號回到敦賀海軍基地時,飛行甲板距離水面不到5米!
完全可以說,“赤城”號揀回了一條小命。
對一艘排水量多噸的中型航母來說,“赤城”號的生存效能確實非常糟糕。7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2~中型航母的“表現”都遠遠超過了“赤城”號,沒有被1條魚雷擊沉。
毫無疑問,“赤城”號的實際生存能力遠沒有達到日本防衛省的設計指標。
返回敦賀海軍基地之後,“赤城”號的大修工作進行了23個月,遠遠超過了外界預期的8個月。整個大修的耗費,達到了“赤城”號建造經費的65%,比重新建造一艘航母少不了多少。藉此機會,日本海軍對“赤城”號進行了全面改進,主要就是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完成改進後的“赤城”號標準排水量突破了5萬噸,最高航速降低3節。
“赤城”號的糟糕表現,不但讓日本海軍中止了2~中型航母的建造工作,還在年底提出建造大型航母的方案。
因為要儘快建造大型航母,所以“加賀”號沒有像“赤城”號一樣進行全面改進。
“利根”號驅逐艦的情況更加糟糕。重型魚雷的爆炸點仍然在艦尾附近,而且炸斷了2~主推進軸。萬幸的是,射向“利根”號的是一條攻擊“赤城”號時“脫靶”的魚雷,沒有第二條魚雷威脅到“利根”號驅逐艦。
完全可以說,“利根”號能夠生存下來,不但幸運,還是奇蹟。
作為標準排水量僅6000多噸的驅逐艦,能夠扛住1條重型反艦魚雷的直接攻擊,不得不說是天大的奇蹟。
一般情況下,1條戰雷頭重量超過250千克(裝藥量大概為戰雷頭重量的一半,但是魚雷使用的是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