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最後,記者總算拉住了一名士兵。懂點軍事知識的觀眾看了出來,那是一名陸軍上士,應該是名班長。當這名班長甩下“急什麼?消滅了敵人,你們再來採訪!”這句話的時候,觀眾既為他的“敬業精神”感動,也對“不長見識”的記者非常不滿。
其實,丟下這句話的李東石根本沒有想到自己上了電視。
當時,他地班已經有2士兵陣亡,包括玉廷在內的3士兵受傷,僅剩下包括他在內地戰士。營長沒讓他們撤下去,而是給他們分派了新的任務:穿過火線,為遠端炮兵提供目標方位資訊。
被記者拉住地時候,李東石正在趕往前線。
持續1個小時的高強度戰鬥既讓李東石忘記了疲憊,也讓他忘記了戰友陣亡地悲傷。與戰場上的其他官兵一樣,他只有一個想法:儘快消滅農黑的越軍,完成作戰任務。
天亮前,空降153包圍了農黑。
李東石這樣的基層官兵並不知道,被他們包圍的不是一支小部隊,而是越南陸軍第1211步兵師,整整1餘敵人!
參加戰鬥的空降153總共不官兵。
戰鬥打得非常艱難,天亮後連續發動了3次進攻,都被越軍打了回來。李東石的傘兵戰車就是在第三次進攻時被一枚迫擊炮炮彈砸中,當時他已經下車,沒來得及下車的官兵陣亡了2人,2受重傷,駕駛員玉廷是被李東石從車裡拖出來的。
記者採訪的時候,空降153的3營已經減員一半以上!
隨著轟炸結束,李東石帶著3士兵衝出了掩體,利用還未散去的硝煙,迅速衝向越軍防線。他們必須用眼睛確定越軍火力點的準確位置,為旅級炮兵與到達班關農的第273的遠端炮兵提供目標方位資訊。因
=太近,戰場上太混亂,所以空軍只能為空降153旅力支援,無法提供近距離定點支援。
2記者找到3營營長的時候,炮火支援達了。
攝影師立即將鏡頭對準了炮擊地點,記者也立即轉移話題,一面解釋正在發生的戰鬥,一面詢問3營營長與火力支援有關的問題。
戰鬥報道在這個時候中斷,因為炮火支援準確無誤的打掉了越軍的火力點,撕開了農黑南面的越軍防線,空降153即將向農黑髮動總攻。電視畫面切換到演播室,雖然章興誠少將做出了非常精彩的點評,詳細講解了與火力支援有關的問題,但是全國電視觀眾仍然無比失望,因為他們看到那名班長衝進了硝煙瀰漫的戰場,卻沒有看到他有沒有帶著喜悅的神色走出戰場。
李東石因此成了全國名人。
後來,有人在網上發起“尋找班長”活動,用“人肉搜尋”查出了“班長”叫李東石,是空降15軍的空降兵,還查到李東石的大哥李東海是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壯烈殉國的戰鬥英雄。
接近實況地戰爭報道既宣傳手段,也是團結全**民的黏合劑。
飛往曼谷的中,黃國巍收看了新聞報道。他知道,此時此刻菲律賓總統、馬來西亞總理、汶萊國王與印西亞總統都在收看國際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報道,甚至能夠猜出這些國家~人的想法與心理活動。
雖然共和國沒有宣佈如何處理其他國家在南海與南沙問題上的糾紛,但是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已經表明了共和國地態度。共和國能夠以鐵腕手段打擊越南,收復南沙群島,就能以同樣的方式對付任何一個侵佔共和國領土與領海的國家!
實際上,早在3前,共國就表明了態度。
黃國巍到達曼谷地時候,全世界的聞媒體都開始報道“中越戰爭”。
情況完全在預料之中,面泰國總理宋他的時候,黃國巍首先遞交了國務院總理龐龍與元首趙潤東地問候信。
當天中午,宋他就在泰國總理府發表宣告,希望中越雙方停止衝突,談判解決爭端。
此時,泰國外交部已經向菲律賓等國發出邀請,希望派外長級代表到曼谷與共和國進行談判,和平解決南海與南沙爭端。
泰國總理發表宣告後大約1個小時,共和國總理龐興龍在北京對媒體宣佈,共和國一直努力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與周邊國家解決南海與南沙爭端,即便是現在,共和國也沒有放棄和平努力。希望相關國家儘快表明誠意,與共和國磋商解決矛盾。
毋庸置疑,這是“最後通牒”。
反應“靈敏”的西方媒體立即抓住龐興龍的話,認為共和國以戰爭手段“要抰”其他國家,正在準備擴大戰爭規模。
不管共和國有沒有“要挾”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