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4部分

是維護核心國利益,集團其他成員國都是依附在核心國之上的“附庸國。”所以在集團內部,其他成員國既無主動權,又沒多少發言權。再在“集體安全”問題上作出讓步。等於放棄制約核心國的唯一手段。徹底淪落為核心國手裡的棋子,最終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

事實上。同樣的問題在共和國主導的集約集團也存在。雖然與西約集團相比,因為共和國的領導人有先見之明,加上較為有利的形勢,所以集約集團成立時,打的就是“集體安全”的牌子,從而使集約集團在“集體安全”方面走得更遠,但是從根本上講,集約集團也存在相似的問題。比如在阿根廷入約的問題上,不管共和國做了多大努力,其他成員國都堅持按“原則”辦事,絕對不會“特事情辦”即阿根廷必須解決與他國的領土、領海等具際爭端。這一硬性規定,就是集約集團各成員國對抗核心國的“尚方寶劍。”也是限制核心國利用集團的唯一手段。

暫且不考慮別的問題,僅此一點就足以讓英國首相有所取含了。

當然,喬治還得考慮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是英國在西約集團的特殊地位。二是馬島爭端對其他成員國的影響。

作為集團中唯一的歐洲國家,英國在西約集團的地位恐怕僅比遠在太平洋對岸的菲律賓稍微高一點。這裡所說的“地位。”不是由國家實力與戰略地位決定,而是由成員國對維護集團利益所起到的作用決定。母庸置疑,英國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在不是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上,因為美國能夠為所有成員國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所以英國對其他成員國的意義並不大。在最為重要的經濟領域,因為英國“腳踏兩隻船。”更像歐盟國家,所以沒有幾個成員國對英國抱太大的希望。在非常重要的科技領域,因為沒有掌握多少與電力革命相關的核心技術,所以英國仍然是可有可無。在對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資源方面。因為英國已經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本土資源又極為稀少,所以英國的地位同樣非常尷尬,甚至被部分成員國認為拖了集團的後腿。

相對而言,馬島對其他成員國的影響就更加明顯了。作為“西半球集團”(因為西約集團的犬部分成員國都在西半球,所以有了這個戲稱)。在互個創始國與口個加盟國中,美洲國家就有引個,除掉美國與加拿大。另外兇個全是拉美與加勒比國家。由此可見,西約集團的絕大部分成員國都與阿根廷有著不錯的關係,至少在歷史、文化、傳統等等方面更加偏向於阿根廷,而不是英國。雖然受美國的影響,沒有幾個西約國家承認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更沒有哪個成員國敢於支援阿根廷收復馬島,但是在國內民意的影響下,肯定不會有多少拉美與加勒比國家的政府會明目張膽的支援英國。

綜合這三點因素,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用《泰晤士報》在3月舊日的專題評論中的話來說,喬治去華盛頓的主要目的不是參加首腦會晤,更不是尋求西約集團的幫助,而是藉此機會與布蘭迪諾單獨會面,爭取獲得美國的單方面援助。

不得不說,英國媒體的評論很到位。

白天的會議結束後,英國首相就忙不跌的“單獨拜訪”了美國總統。

似乎都猜到布蘭迪諾會首先與喬治進行單獨會晤,所以當天晚上,沒有其他國家的首腦要求與美國總統面談。

因為喬治沒有帶隨行的內閣官員。所以布蘭迪諾也只叫上了幾名顧問。

會談一開始,氣氛就有點緊張。

作為工黨領袖,喬治首先明確了英國的立場,即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英國都是美國最堅定的盟友,也是最值得美國信賴的盟友。雖然事實是否如此還有待商椎,畢竟現在的工黨早就不是刃年前的工黨,任何政黨都要根據選民的喜好調整政治綱領,連續輸掉好幾屆大選之後,如果不是積極主動的調整了政治路線。工黨也不可能成為執政黨。但是從喬治的態度來看,至少他個人的誠意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根據凹提供的情報,在前來參加首腦會晤之前,喬治與法國總統、德國總理、義大利總理、以及歐盟輪值主席荷蘭首相進行了大約2個小時的視訊會議。從喬治在白宮的表現來看,歐盟內部並未就馬島爭端達成一致意見,或者說沒有在是否給予英國支援的問題上做出最終決定,不然英國首相也不會在美國總統面前表現得如此“謙恭”。

英國首相的表現,讓布蘭邊諾與杜奇威都暗自鬆了口氣。

在歐盟沒有采取積極行動的情況下,英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投靠。美國。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