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以後,絕大多的官制沿用魏制,所以在東吳朝廷上,宦官同樣是不會得到很正式的官職,而只有品級,至於原本應該用宦官擔任的官職,則改為挑選一些世家子弟為擔當。
而今日朝堂上,大將軍陸遜與太尉顧雍聯名上奏,舉薦司馬昭為中書令。
這一招,讓所有人都小吃一驚。自從修建東萊大港的那一日起,東吳朝中兩派就已經是勢同水火。司馬懿建了的東萊港,便等於錄掉了江東六成的水師,而後司馬懿又利用黃河凌汛的時機,渡過了黃河,在河北站穩了腳跟,同時藉此掌控了江東六成的陸軍。這對之前的江東軍隊統帥待遜打擊還是很大的。
按理說,現在的陸遜和顧雍應該是巴不得多給司馬懿找茬,但是卻萬萬沒想到,二人竟然舉薦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為官,朝中文武紛紛開始猜測,陸遜和顧雍到底玩的是那一招!
壽春,司馬懿府。
司馬懿北伐魏國,帶走了不少的官員作為助手,這反而使得壽春司馬懿的勢力收到了削弱,如今司馬昭被舉薦為中書令以後,司馬府上竟然找不到一個像樣的謀士來商議,加上諸葛謹去了荊州巡視,所以在司馬府中商議對策的,只有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再加上諸葛謹的兒子諸葛恪。
“大哥,元遜兄,你們說顧雍和陸遜這是在幹什麼,竟然舉薦我為中書令!我總覺得,這裡面有陰謀。”司馬昭開口說。
司馬師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陸遜顧雍二人有何用意,元遜兄,你覺得這中書令,可有何不妥?”
諸葛恪微微的想了想,隨後開口說:“這中書令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之前也有人幹過,說起來這中書令不過是平日寫寫記記,出不了什麼大差錯,也不必擔待什麼責任。陸遜此舉,著實讓人費解。”
“哎!要是父親在就好了,準能猜出來陸遜的意圖,大哥,要不這樣,我不去當這個中書令不就得了,那樣的話不管陸遜顧雍有什麼陰謀,我也不用害怕。”司馬昭開口說。
“我到是覺得你還是去的好。”諸葛恪眉頭微微舒展開,隨後對司馬昭說:“如今司馬大人雖然不在壽春,不過家父應該快從荊州巡視回來了,只要家父回來,可保你無憂!而且我還有一計。”
“何計?”司馬兄弟冉時開口問。
“陛下寵信黃皓,二位不如走走黃皓的門路。讓黃皓在多留意陛下那邊有什麼動向,及時通知我等,我們也可以見招拆招。”閱隘最薪罩節就湛泡書凹剛剛剛口陽孫昭比們小說芥壘
顧雍府。
悠長的琴聲傳出,隱隱的透著一股子悲傷與留戀的感覺。
顧雍順著聲音走過去,發現小亭中,顧譚正輕輕撫著琴。
見到顧雍過來,顧譚急忙停下來,衝著顧雍躬身一拜,隨後說:“祖父,你來了
“子默,我聽你這琴聲透著一股子隱隱的哀傷。這是為何?”顧雍開口問。
“沒什麼,孫兒只不過是想起了當年,我等太子四友在一起的時候,如今麼,太子已經登基,而我等也是各奔東西了,想到這裡,孫兒有些傷感罷了。”
所謂太子四友就是諸葛恪、張休、顧譚和陳表四人,四人年少的時候,都是孫登的伴讀,四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好。
四人當中,諸葛恪是諸葛謹的兒子,張休是張昭的兒子,這二人都算是江東外來戶;而顧譚是顧雍之孫,土生土長的江東人,陳表是陳武的兒子,是廬江人,也算是半個江東人。
幾人長大以後,漸漸因為身份的原因,產生的隔閡,幾人的友誼已經不再是當年那樣的單純。當年的太子四友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互相的勾心鬥角。
顧雍當然能夠猜出來顧譚所想,顧雍拍了拍顧譚的肩膀,開口說:“子默,慢慢的你就會明白了。當年我在中原遊學的時候,曾經廣交好友,像是荀?、荀攸叔侄,戲志才、沮授等人,都與我交好,那郭嘉甚至還是我的師弟。不過後來也不是各為其主麼?當初官渡之戰之時,若不是伯符將軍身遭不測,我可能就隨著伯符將軍攻許都去了
顧譚點了點頭,而後突然想到一件事,開口問:“祖父,我聽說今天您和大將軍保舉司馬昭為中書令,不知這是為何?”
“說起來,這是我給伯言出的一個計策,目的就是將司馬兄弟困住壽春。不光是司馬兄弟,以後每一個司馬家的人,我都會保舉他們在壽春為官。”
顧雍話音頓了頓,接著說:“如今司馬懿掌控了我東吳大半兵權,在朝中,司馬懿也糾集了一群黨羽,但是跟我們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