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有些懊惱的對袁世凱說道“對了,來時少帥讓我給您帶封親筆信,這一累啊,給鬧糊塗了。差點忘了。”

老袁一臉憋屈的看著楊永泰,擠出笑臉客套道“暢卿一介書生要奔波數千裡,也是辛苦了,先保住身體才是,至於其他的可以先不管。”

“哎”長嘆一聲,楊永泰無奈的說“我是為人效命的,不敢有絲毫疏忽啊!”

剛把書信遞給老袁。楊永泰就毫不猶豫的轉身走了,而且步子越走越快。連袁三都有些跟不上了。

拆開書信,映目的是一首工整的小楷,筆鋒纖細剛直,和時下的黑圓方正的館閣體不同,這小楷更像是瘦金體,筆鋒透著一股子銳氣。

仔細瀏覽了一遍書信,袁世凱臉色越來越差,到了後來都想要把書信給撕碎。

“總理,信裡寫了什麼?”

抬頭一看。袁世凱把手裡的書信遞給他,嘆了口氣道“仲仁啊,這是孫復的親筆信,他是來提要求的!”

接過書信,張一麐倒吸了一口冷氣,詫異道“這手字型倒是稀奇!”

“仲仁兄何出此言,書信還沒看。您怎麼關心起字型了!”楊度湊過來笑道。

原來楊度、張一麐、楊士琦等人早已到了迎賓館,只隨意沒有出來,就是想藏在屏風後面,觀察一下這個西南的實業部長到底是個什麼人,進而瞭解一個那個孫家的實力。

“這字看似像是宋徽宗所創的瘦金體,可是筆鋒間銳利鋒芒。定然是心存戾氣的人才能練得出來這種字,看來這八成就是那個孫少帥的親筆信了!”關於孫復的身世和家裡的情況,全國都基本清楚了,張一麐自然也不例外。

聽了張一麐一說,老袁也好奇了,仔細一看,卻發現這字的豎如劍。折似鐮,撇若刀,捺同斧,字裡行間盡是鋒芒,就連封口的內側都像是磨好的平刀。

“人說孫復剛猛不折,我終不信,現在想來敢擅自發動國戰,也只有這樣鋒芒畢露的人才做的出來。”老袁一聲長嘆,自覺膽氣不如此人。

“這字看著就刺眼,哪位孫少帥怕是真不是什麼好性子,動輒殺人屠族,太過剛厲了。”楊士琦皺著眉頭說道。他一向是奉行的儒家中庸之道,對這種鋒芒畢露的人不是很喜歡。

“和他的字相比,這要求也夠狠的!”張一麐苦笑道“驅清廷,降滿人,送海校,這個個都要我們的命啊!”

“總理受朝廷恩惠太重,如果真按這上面的要求,將滿清皇室盡皆殺了,怕是天下的非議也會讓總理承受不住的!”楊度凝眉低聲道。

“最難辦的是降滿人為二等國民,讓他們世代贖罪,這才是要斷了總理的根啊!”

說起來北洋雖然號稱六鎮,其實第一鎮多是旗人,不歸袁世凱控制。而且和其他五鎮不同,第一鎮幾乎是滿編,人數近萬人,而且是從軍數年的精兵。北洋新軍除了初建時是真正滿員的,到了後來,就再也沒有滿編過,現在更是剩下了不到一半兵員,北洋二鎮到六鎮加起來也不過兩萬多人,比起禁衛軍和第一鎮的兵員要少千餘人。

可以說,北方的新軍,滿清朝廷控制的其實一直都比袁世凱多,第一鎮加上禁衛軍足有兩萬五千多人,而且裝備最優,甚至有十八門全國最大口徑的150毫米野戰重炮和數十挺馬克沁重機槍。

北洋軍的問題,其實也是全國新軍的問題,由於缺乏餉銀,各地新軍又不能剋扣兵餉,就只能利用減少兵員的方法,來減輕財政壓力。除了禁衛軍和第一鎮因為受到了優待,其他的鎮協基本上都是剛成軍事還算滿員,編制下來之後,人員就開始緩慢的流逝,一直到現在的這個樣子。

如果不是湖北新軍也面臨著這種情況,就憑端方抽調了不到兩個標的兵力,對武昌近兩萬大軍的應有兵額來說,根本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更不會出現新軍兵力不足,導致控制不住局勢的情況。

“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就是最簡單的第三條,才是孫復真正的目的!”張一麐指著書信的尾部說道。

老袁心中一喜,問道“你是說,皇室和滿人他並不在意,真正要的是海軍部的那些軍官?”

張一麐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道“海軍部是他最想要的,但是打擊滿人和清廷也是他想做的。”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如果總理答應他們的第三條,那麼清廷和滿人的問題都可以談,當然肯定不會太順利了;如果總理不同意第三條,就算是真的逼得清室退位,他也不會真的支援總理擔任大總統。”張一麐冷靜的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