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用事,這十二位之中可是有眾多國子監六館弟子”
而陳浩卻是戲謔一笑:“這不正好讓殿下與公主稱心如意嗎?”
對於這次的事情陳浩不相信李渼會比他晚知曉,也更不會相信李渼沒有能力將此事取消。而如今李渼堂而皇之的坐在這裡,若是他沒有默許的話,國子監又豈會如此針對自己。
陳浩豈能不知這幫人玩弄的把戲,所謂的十二人難分高低,實則是要把這個難題留給他。待他在點評高低之時,定會遭致淘汰之人的質疑,到那時他每淘汰一人就會遭到淘汰者的各種反擊。如此算來,等到評出本屆的桂冠之主,陳浩就要面臨十一人的反擊。
這一環可謂是陰狠之極,想必到那時,美其名曰的講學還未開始他便已經落敗。屆時他還有何種顏面在高臺上給國子監學生講學,此計不但有力地打壓他,又反襯了國子監的權威。如今陳浩既然已經看破此中玄機,他又何必與這些人繞彎子呢。
李渼見陳浩那一絲深意笑容,他知道陳浩心中很是不快。但是他也有他的苦衷,奈何皇姐強硬的阻攔,才使得他未能阻止這場針對陳浩的圈套。但是於私而言,他也想見識一下陳浩的才學,畢竟傳聞始終只是傳聞,於是尷尬一笑便又回到了席位坐下。
隨後因為陳浩的這句話,果然引起了眾人強烈轟動。既然作為主審官的陳浩對此事沒有異議,那關創奇便宣佈十二人挑戰陳浩勝利者可晉級
這一下臺下千餘人將目光全部聚集在了高臺之上,高臺東面一張檀木長桌,陳浩居坐中央兩邊分別站立李商隱與方楓二人。而西面卻擺放兩排十二張桌子,十二人分別先後落座。
待關創奇宣佈開始之後,首當其衝的一學子起身來到場中,先是向陳浩施了一禮,隨後卻道:“學生國子監張方,見過陳大人!”
“張公子可出題,本官應答便是”陳浩伸手一施,示意張方可以開始了。
張方見陳浩如此隨意,便朗盛問道:“學生有一事不明,對於這‘以德報怨’不知作何理解,還請大人指點迷津!”
說完之後一臉笑意的看向陳浩,而陳浩卻是臉色一沉。這個問題從表面看來是一個簡單而又明瞭的成語,解釋完這個成語就可以了。但是要往深處處去想,卻是內有玄機。當眾人還在為張方的這一題疑惑之時,關創奇卻是捻鬚深意一笑,他倒要瞧瞧陳浩將會如何應答。
陳浩心道這國子監的學子果然均不是善類,這一開始就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他雖然對經義不甚精通,但是對這個‘以德報怨’還是深有了解的。這‘以德報怨’出自兩位名人的口中,一個是玄學正宗老子,一個就是後世稱為儒家聖人的孔子。
然而這二人所提出的見解卻也不一樣,故此這才是問題的所在,陳浩此刻否定哪一方都是絕非明智之舉。這個問題曾經可是困擾了不少人,以至於後世也將這個詞給予曲解。
張方見陳浩沉默不語,臉色有些陰沉,於是便提醒了一句:“大人若是無甚見解,學生告退便是”
“張公子多慮了,本官雖不通經史但也對此題有著些許見解”陳浩用摺扇在桌子上有節奏的擊打著,雙眼微眯的看了張方一眼,心道這種問題又豈能難得了他。
陳浩的這句話讓張方不禁臉部一僵,不通經史都能有所見解,那豈不是暗指他的題目出得很沒水準?想到這裡便沉聲道:“學生洗耳恭聽”
“本官記得《老子》六十三章中有言: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老子的提倡我等用恩惠回報與別人的仇恨,可謂至善至理”陳浩打了一個扇花,怡然自得的說道。當陳浩侃侃而談說完,張方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驚訝,而是眼中多了一絲得意。於是在陳浩話音剛落,欲要上前反駁,然而卻不想被陳浩搶了個先:“張公子,本官知曉你要說什麼”一更。by:89|10054179》
第三十二章 血腥與腐臭
第三十二章血腥與腐臭
說到這裡陳浩來到場中,目視張方直言道:“因此以孔聖之意,以德抱怨是縱容有怨者,這樣有怨者會越來越多。再者而言,以德抱怨,施德者若無回報,如此一來,施德者就會越來越少,則不利於教化眾生”
張方見陳浩將這兩處出處一一道出,心中也是為之一驚。但隨後調整心情反問道:“那以大人之見,此二則誰對誰錯?”
嘶
這個問題可謂十分尖銳,一個是玄學之祖,且如今大唐皇族李氏皆以李耳(老子)為先祖。另一個又是被世人所稱為先聖先師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