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就開始咒罵。他罵唐劍為什麼兵力超過了圍城的馬斯特卻不進攻,躲在城中。在他看來,唐劍兵力超過馬斯特,進攻才是最好的辦法;當然。這樣他也可以得知敵人兵力的異常,有了阻止三路突進兵力的時間。可問題是唐劍和他一樣,出於謹慎而沒有進攻,生怕陷入印月大軍的包圍之中,在他看來印月決不會只靠五萬人就像進攻秦州,他要留下兵力穩守城池。結果,除了突進中路襲擊天鳳城的一路按計劃包圍了天鳳城,經過四天血戰以五萬人的代價拿下了城池外,其他兩路都被擊敗,陷入危險之中。主力的成功現在反而成為了哥亞述的累贅,25萬大軍陷入了後路被斷,糧草斷絕的危險——他不得不咬牙切齒的痛恨秦州的狡詐,他們似乎預料到自己的計劃,天鳳城內駐軍的糧草都是每十天有安西方向運送的,城內連存糧都沒有!除了城內的百姓,他等於用五萬人奪了一座空城,只不過獲得了進入安西的通道罷了。可是現在看來這沒有什麼用,他要做的是如何讓這25萬大軍先回到秦印關再說。為了逼住青遠和寧遠城的守軍,哥亞述不得不把後軍10萬和攻佔秦印關後正在修整的不足六萬人派出去威脅兩城。他手中的90萬兵力,雖然已經超出了公佈的10萬人,現在仍然感到了捉襟見肘。印月王給他加強的十萬禁軍和一永珍兵,面對著滑不溜手的城牆,也毫無辦法。南線三十萬兵力中只有十五萬野戰部隊,戰鬥力還不是戰區最高的,雖然進展緩慢卻還是在不斷前進;可北線,他投入了六十五萬大軍,卻在半月之內被敵人殲滅了十四萬,六十五萬大軍呀!想起這個數字,哥亞述就覺得揪心,就羞愧難當。
他千算萬算,小心之後再謹慎小心,研究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有看透三角地。他已經不敢再向國內要求增援了,他覺得三角地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少兵力都無濟於事。可是,印月王尼盧布*納羅不但把剛剛回到王城的北線軍隊派往他手下,而且動員了50萬預備役,這讓哥亞述感到吃驚。雖然他不明白,但是尼盧布*納羅卻在北線陷入三角地之後,察覺到了危險,也明白了秦州的可怕:秦州在西北荒原和陰風沼澤修建的新民城以及天陰、天新、天民、天荒城不但形成了以新民城為防禦中心的又一個類似於三角地和安西城的堅強防禦體系,而且加上秦城和山城,就和三角地構成了連環三角防禦體系。一旦西北荒原上各城徹底成型,秦州就徹底的牢不可破了,而且還可以透過克莫爾地區進攻印月,再加上秦印關一路、巴州亞西國一路,如果再配合從海上的水軍,四路出擊,印月最主要的產糧區,佔糧食總產量八成的印月大平原就將被敵人撕得粉碎,除非擁有四百萬以上的兵力防禦,但這麼龐大的軍隊本身就可以把印月拖垮!所以他認為既然戰爭已經開始,就是狠下心來也要砸破三角地,毀掉秦州這個可怕的軍事集團,為此即使舉國動員也在所不惜,畢竟大食已經無力反擊,只剩下這麼一個敵人了。他要讓兵力撐破這個印月人眼中如同惡毒的詛咒一般的三角地。
如果換作不是冬季,恐怕他真的又可能成功吧?
哥亞述有點佩服自己的王上了,就在增援軍剛剛到達秦印關的時候,來自秦城和山城的各三萬秦軍也到了青遠城外,他不得不把勞累不堪的五萬步騎兵派到那裡,以避免青遠城外的己軍被擊敗,進而威脅到大公路,和天鳳城內外的大軍的糧道。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撤出那路大軍呢?哥亞述比任何一個人都想把他們撤出,問題是不是自己說了就算的,秦州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是極其可怕的,除了深處其中的他之外,恐怕連秦州的當權者都不能完全體會得到。寧遠城內的守軍多達十三萬,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突破城外十萬印月軍的防線去切斷公路,如果天鳳城中的25萬大軍撤出城,後路被切斷,在寒冷的冬天,野外很難構築防禦工事的情況下,面對秦州安西城外的十餘萬騎兵衝擊,其結果不難想象!寧遠城中的兵力不願意立即掐斷公路是不想放棄有利的城池罷了。也許有人會說那何不分批撤退呢?問題是分批撤退的話,寧遠城中有五萬兵力就足可以堵截公路,剩下的也足以守城,仍然可以配合騎兵殲滅出了城的印月軍。不管怎麼說,放棄了天鳳城,這支大軍就將被數十萬騎兵、來自青江的登陸兵絞殺殆盡,秦兵比印月軍更能適應寒冷的氣候。
雙方都無意放棄有利的防禦,特別是秦州,根本不願意浪費兵力去進攻營寨中的敵人;印月軍也不再去嘗試在冰面上爬上城牆去進攻城裡的敵人。兩方的將領都體會到了為什麼大陸特別是寒冷的北方,少有冬季發動的戰爭了:所有戰術時許都不適用了,火攻?不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