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樂隊”,選拔子弟300人,宮女數百人,招呼他們作指導。對於這樣很有才情的“藝術”帝王,精通音律的楊玉環自然顯得格外有魅力。據說有一次,玄宗倡議用內地的樂器配合西域傳來的5種樂器開一場演奏會,貴妃積極應和。當時貴妃懷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輕歌曼舞,晝夜不息。對此,有白居易詩為證:“緩歌曼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楊玉環還是個擊磬高手,她演奏時“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聲,雖梨園弟子,莫能及之”。玄宗為討得美人歡心,特意令人以藍田綠玉精琢為磬,並飾以金鈿珠翠,珍貴無比。
我們都知道,楊玉環體態豐腴,以“胖”為美,可這並不影響她成為一個舞蹈高手。而且她最精通的還是節奏很快、身姿靈巧的胡旋舞。相傳李隆基創作出《霓裳羽衣曲》後,楊玉環只是稍加瀏覽,很快就編配出《霓裳羽衣舞》,然後依韻而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非常漂亮。看到心愛的貴妃對自己的樂曲領悟力如此好,表現力如此強,玄宗興奮不已,禁不住親自為愛妃伴奏。在這個配舞中,楊玉環吸收了傳統舞蹈的表現手法,又融合了西域舞藝的迴旋動作,使得整個舞蹈飄忽輕柔,綽約多姿,與樂曲達到了完美無缺的和諧境界,成為唐代樂舞中的精品。這個舞蹈也因為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