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工業中心。
在劉浩然的記憶中,河南焦作、鄭州還有一個平頂山有煤,可是現在鄭州出現了,焦作和平頂山在哪裡?只有大概的範圍可以去找。不管了。可以在鄭州附近設立棉仿廠。這裡地靠大片河灘地區,種糧食風險性大,種棉花可以試一試。
遼寧,本溪、鞍山是赫赫有名的鐵媒城市,但是劉浩然不知道具體位置,還是白搭。不過現在遼寧不安寧,哪裡設鋼鐵廠還是緩一緩。
頭痛啊,那些礦產勘探隊的程序不知如何?由於劉浩然出身勘探工程師家庭,對於礦產勘探還是比較熟悉的,在那個大院裡,從小玩得就是廢棄的礦石耳朵裡聽到全是勘探術語。家裡掛得是礦產資源分佈圖,擺得是礦產勘探的書。所以劉浩然對這一套還是比較熟悉的,也很早以前就設立了礦產勘探隊,現在發展的很快。明軍北伐,網一平定,多路勘探隊便在駐軍的護衛下四處勘探。而且現在的勤探也不是往深止。老林裡鑽,攀枝花有鐵礦,就算找到能挖出來嗎?
這些還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人。農業要發展,工業要發展,哪裡去找那麼多的人,現在的北方就是人荒地荒。現在往下發賑災糧時嫌人多。來年搞建設的時又嫌人少了。在這今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人口就是最好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