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地方分別是納哈出和元帝得力臂助,現在自保都難。更別說以後進行支援了。和寧路損失稍小一些,但是從意義上卻更重。和寧路轄地是蒙古人起家的地方。算得上龍興之地,又是元帝的根基,被明軍如此燒殺搶掠一番,嚴重地打擊了元帝在草原上的威信。

十二月中,留在北京的劉浩然接到了各路人馬報來的訊息,暴雪行動明軍傷亡過半,但是卻給予了北元勢力以沉重的打擊,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行動,漠南和遼寧以北諸多蒙古部落看到北元大勢已去,認清了形勢,數以萬計地南下,請求歸降明朝。這些都是蒙古的旁支。當年蒙古人統一草原時被強行並進去的,對北元的忠誠度可沒有那麼高。

而東北諸部得到這次“大豐收”後,人人是欣喜如狂,更加心向明朝。也更加心熱何時再去“撈一票。”很多部落開始走出山林。遷居到大明皇帝“賞賜。的平原上,嘗試接受明朝官府的治理,接受明朝官學的教育。

放下手裡的情報,劉浩然看著天空漫天飛舞的雪片,望著灰霾一片的北方,暗暗說道:“這還只是開始,等你們熬過這個冬天,明年我們再繼續!”

劉浩然主意已定,開春後明軍常遇春和鄧友德部將合兵一處,全力攻打北元上都開平,迫使元帝逃竄。只要這位蒙古共主疲於應付,自然就不會有人去召集草原各部,南下反攻。而受損失的各部肯定會忙於自救,甚至想著從旁邊部落把損失給撈回來,那些埋下去卻為數不多的內奸可以做為火引子,把這些矛盾引爆。到了秋高氣爽的時候,我再給你來一次暴雪行動,再讓你們爽個夠。

第一百七十八章冬

10699帝國的榮耀第一百七十八章冬

習曆元聳在呼嘯漫天的大雪中即將過去。在順天府北京城一處暖閣,劉浩然正伏在桌子上仔細地看著一張圖紙,時不時地又從地上一堆零亂的圖紙中抽出一張,細作對比。

這些冉紙都是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圖紙。明軍攻入大都,火炮犀利。城門給轟塌了兩處,衝入城中一番激戰,很多民居、官署、府邸被負隅頑抗的元軍給放了一把火,明軍當時忙於清剿殘軍,佔據要地,沒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救火,只好組織一部分官兵把周圍的房屋拆掉,隔斷火源,等到戰事稍靖再大力救火。如此下來,大都很多地方變為一片廢墟,需要重新建設。

按照劉浩然的想法,大明的城市除了現有的建設風格外,還應該加入下水道、供水系統等市政設施。下水道好辦,元廷建大都時挖了很多明溝用作排水排汙,後來加了上蓋變成了暗溝,沿著這些暗溝重新梳理一遍,挖深挖寬,鋪上石板再蓋上泥土,便成了標準的下水道。

供水系統就麻煩了,北京本來就缺水,金中都時期如此,元大都時期也是如此。大都用水有四種:一是居民飲用水,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宮苑用水,由西郊引山泉經水渠匯入太液池,因水從西方來,故稱金水;三是城漆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給;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通惠河。由於地形落差較大,沿河設閘通船,所需水量很大。四者之中以漕渠用水最難解決,金朝曾引京西的盧溝水即今永定河入注漕渠未成,元廷大臣、水利專家郭守敬舊年改用京北和京西眾多泉水彙集於高梁河。再經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糧食與物資直達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獎。但由於上游各支流被權勢和寺觀私決堤堰澆灌水田、園圃,使水源日見減少。漕運不暢,元廷雖然嚴申禁令,也未見效,至元末運河已經開始時斷時通了。

現在北京成為抗擊北元重鎮。更有可能成為北方連線遼東、蒙古地區的交通中轉樞紐,交通運輸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通惠河就成了關鍵。它不僅連線南段的運河,還可以在海津鎮轉向海河,直通大沽海港。現在北方百廢待興,無法支撐對北元和東北作戰,所以大批和物資插重必須從南方調運,水運就是價效比最好、也最便利的運輸方式。海運受風向等氣候影響較大,雖然運量大但是不穩定,剩下便是運河這條線了。

元至元二十九東至三十年羽手;粥郭守敬修通惠河長一百六十四里。並增加水源,在下游河道上建閘十一處共二十四座,嚴格節制水量。將入北運河口處下移到張家灣李二寺,從而實現了順利通航。元廷船隻可沿通惠河直駛入大都城內積水潭漕運量最高約二百餘萬石。現在由於上游截水,使得運河水源枯竭。已經無法直通積水潭,慢慢向東便門萎縮,航運不是很暢通。

還有一個問題便是永定河洪水氾濫,不,這個時候的永定河其實應該叫無定河或者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