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詩詞,劉浩然只是一掃而過,不過其中還是有幾首好詩和入得了眼的,如一位叫吳臨江寫得《採蓮曲》:“蓮花如錦葉如蓋,芳香自送搖清簌,疑有天孫為弄梭,不然洛浦飄衣帶。採蓮採蓮夏復秋。青青葦岸忽白頭。徘徊不覺露華溼,獨喜紅芳載滿舟文采雖不怎麼樣,到也做得四平八穩,略有清新之息。
位叫夏時安所做的《過真州》:“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勢魚真的是清新明麗,語言含蓄,頗有神韻。
《獨山》:“獨山風景望無邊。涼夜徘徊月正圓。萬里風沙清極寒。一輪明月掛中天。峰高隻影搖瓊島,水靜雙丸浴碧泉。如此長空真皎潔,何曾障蔽有云煙。”則是劉承志所寫,這位元廷名臣之後,曾經在遼東、大都、塞北等地任職,故而才有這番“萬里風沙清極寒”的眼界,不過詩詞末尾一句卻隱隱點出對劉浩然的歌功頌德,只是人家既做過不小的官,文采又了得,所以這一點卻是恰到好處,不但不流俗。還有畫龍點睛之妙。這個家門看來有點意思。
《如夢令》:“一抹斜陽沙嘴,幾點閒鷗草際,烏榜小漁舟,搖過半江秋水。風起,風起,棹入白蘋花裡。”是劉基寫的。
《淵明祠》:“官航晚泊潯陽郭,把酒長懷靖節賢。折腰竟辭彭澤米,攢眉寧種遠公蓮。歸來松菊開三徑,老去柴桑受一康。晉代衣冠誰避世,劉家社稷自書年。雖雲富貴非吾願,已有清高獨爾偉。千載令人吊遺蹟,好山青立縣門前。”是宋謙寫的。
看著這兩位江南學派翹首的詩,劉浩然不由暗暗地笑了,這兩位老夫子應該最清楚太子行端的人,他們一定知道太子會將詩詞抄錄好交給父皇御覽,所以說與其是寫出來給諸位文人看的,不如說是寫給劉浩然
的。
不過有一首詩引起了劉浩然的注意。這是一首以物詠志的《斧》:
“所削群才到鳳池,良工良器兩相資。他年好攜朝天去,奪取蟾宮第一枝。”
“東陽學子陶希言,字惜辭,年二十,師從淅江名儒孔延東,現就讀於東山學院這一段註釋是劉煥章加上去,比其他人的寥寥幾字籍貫姓名要多不少字,看來劉煥章喜歡這首詩,也看中了陶希言。
劉浩然將這首詩來回地讀了幾遍。端坐在那裡默然想了一會,然後笑了。隨即他出聲道:“黃公公
隱在室內一角的黃公公輕步走了出來:“陛下,老奴在。”
“黃公公,現在應該是下午課完畢之時,你去將太子請來。”劉浩然看了看室內一旁的座鐘說道。
“遵旨。”
從劉煥章讀書的東館到這裡起碼要兩刻鐘,閒得有些無聊的劉浩然站起身來,走到座鐘面前。這是一尊安徽太平第一精密機械廠製造的時鐘。足有兩尺見方。大明鐘錶是大明鋼鐵材料、機械加工積累十幾年技術經驗後的產物,在前宋蘇頌、韓工廉製造的集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為一體的水運儀象臺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水運儀象臺最大的發明是擒縱器,而擒縱器則是鐘錶的心臟。
有了擒縱器這一核心技術,再加上劉浩然提出的精密齒輪、鋼發條、鐘擺,大明第一精密機械廠與格物院機械研究所通力合作,摸索了數年,終於研製出擺鐘,隨即新分立出來的精密機械研究所發明了冕狀輪擒縱機構,再配以鋼安條,研發出發條鐘錶,並使得鐘錶的體積大大變小。現在他們正在向研發可以隨身攜帶的鐘表繼續前進。
劉浩然知道鐘錶這種精確定時器的重要性;有了它,才有可能結合天文學去測量經緯度。而測量經緯度是地理學的一犬突破,有了它。大明航海、遠征就如虎添翼了。但是劉浩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該如何去測量,但是他有足夠的天文地理知識,例如地球是圓的,偉度是從南北算起,經度是東西算起,而且每十五度經度代表一個時區,二十四個時區判好是三百六十度。有了這些就足夠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大明天文研究所的事情。
要說元廷的天文學還不弱,尤其出了一今天才郭守敬。於是劉浩然將其在大都所製造的天文儀器全部搬回南京,放到紫金山上,並透過張謙、劉承志的關係收攬了幾位郭守敬的學生門人。因為郭守敬以前是兩人先祖一張文謙、劉秉忠的部下,同屬於紫金山學派。憑藉這些基礎,劉浩然準備組建一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臺,幫助大明向地理、天文方面進軍。
現在屋子裡擺的這座鐘是太平第一精密機械廠的頂峰之作,據說每天誤差不超過五分鐘,而且也有了分鐘指標。由於這裡是劉浩然辦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