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情報科的情報,應該也有人對陳耀的異動有了察覺。
劉浩然在心中推測,察覺陳耀異動的人或勢力只有淮西一系,因為馮國用掌控的軍情司在軍中也廣佈耳目,雖然不是專門去監視軍中將領。但也訊息靈通。而且雖然軍情司是劉浩然一手建立,也一直看得很緊。但是馮國用持掌樞密院十幾年。軍情司怎麼不會有他的耳目和嫡系呢?
再說了,以李善長、馮國用為首的淮西集團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們這個集團成員,從上到下沒有不帶親沾故的,這種無孔不入的關係網在收集情報方面不比情報科、軍情司這種專業機構差,而且還有獨天的厚的優勢。
劉浩然甚至猜測,陳耀不是定遠營出來的老兄弟,甚至連淮西集團的分支巢湖系、合肥系都不如,可為什麼淮西派會不遺餘力地力挺他。陳耀雖然才能不錯,但是明軍中優秀的人大把,難道這其中有什麼內幕?
想到這裡,劉浩然不由一陣後背發冷。難道淮西集團對自己也有異心了?的確,李善長、馮國用兄弟、三位義兄等等淮西派的大佬們,哪一個不是才能高絕之人,別的不說,就是不被劉浩然拉入夥,單幹也能打出一片天地來。
劉浩然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慢慢地思量著。李善長、馮國用雖然不是什麼名士,但也是讀過書,又聰明絕頂,應該知道做為開國重臣有利也有弊。開國重臣功勳卓著,可以穩居皇帝之下第一勢力,但是這也是他們最致命的地方。勢力龐大的淮西集團擁有最多的開國重臣。自己這個開國皇帝能壓制得住,但是自己的兒子,大明第二代皇帝呢?
翻翻史書,開國皇帝為了自己兒子能夠坐穩皇位,沒少費心思,歷史上的朱元璋更狠毒,直接來個斬草除根。李善長和馮國用應該知道這些典故,雖然他們與自己君臣相得,但是不代表他們就不留後手,為了他們的子孫後代謀計。
尤其是在開因立朝以來二大力提攜童子營和學院派,這些人與誰西派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嫡系。而且從十幾年的佈局來看,童子營和學院派已經在軍隊中佔據一席之地。尤其是學院派,牢牢地佔據著軍隊的中下層,成為大明陸海軍的主流。取代淮西派地位指日可待。這些舉措在李善長和馮國用等人看來,或許是自己為儲君順利繼位採取的一系列手段。畢竟這些事無論自己與李善長、馮國用如何坦誠相對也無法擺到桌面上去說的。
由此可見。陳耀應該是淮西集團的一步棋,由於自保的一步棋。李善長、馮國用等人都參與了自己對付江南學派的大半過程,知道在自己的手段和資源面前,江南學派絕對不會得逞,因此有此可見,李善長、馮國用動陳耀這步棋只是順帶利用江南學派達到他們的目的,並非想真正的謀逆弒主。那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劉浩然看著手裡的情報,幾個字眼慢慢讓他有所領悟,在想想此前的彈劾常遇春事件、廣州兵變事件、李存義事件、後宮謠言事件、於孝傑事件,有時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誰分得清楚。李善長、馮國用等這些老謀深算的人,用起計來,豈是那麼容易讓人琢磨的,他們甚至可以不必直接動手。只需推波助瀾,順勢而為就可以了。而且他們知道自己的心思。知道事情到何種地步便可適可而止。每一次事件中,淮西派哪次不是直接或間接得利,就算有時候讓一步,但走進退之間怎麼得利誰說得清楚呢?
唉,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劉浩然心底不由一陣苦笑,自己最信任的淮西集團和李善長、馮國用等人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是知道的,但是沒有想到算盤算到這種程度,劉浩然卻是始料未及,以前很多沒有想明白的疑團,現在他清楚了。淮西派如此,更何況他人和其它勢力。
劉浩然不由想到了劉基、宋謙這兩位江南學派老夫子,尤其是劉基,他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看出不來陶希言、胡從憲等人搞的小動作?你敢說他心裡沒有一番計謀,揣著明白裝糊塗,陶希言、胡從憲等人萬一陰謀得逞,他肯定樂意見到理學在大明興盛。可是劉基也知道,在自己的手段和資源面前。這種可能性非常渺茫,於是劉基拉著宋鐮遊離於陶希言等人之外。有交往但是絕不會參與其事。一旦事敗,劉基和宋鐮只是會受到一點不足道的牽連和影響,畢竟你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劉基和宋謙兩人也牽涉其中。沒有證據,劉浩然就不能在以法論罪的原則下將所有的理學文人都治罪,尤其是劉基、宋謙這兩位名動天下的理學大儒。可是隻要劉基、宋鐮還在,江南理學就不能算是被斷根,它還會被繼承下去。陶希言可能也看到了這點,寧願多用計謀,也不願利用劉基和宋源手裡的資源,將兩人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