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哪裡,格果是全球都飄揚著米字旗,但是卻背上沉重的包袱。那些殖民地百姓經過英國的“教化”步入文明社會,他們的民族之心也開始覺醒,結果四處鬧獨立,搞得約翰牛全世界跑。雖然後來都鎮壓下去了,但是卻極大地牽制了在歐洲的實力,最後被德國一口咬到骨頭去了,結果還是蛋打雞飛,雖然靠著這些殖民地積累了豐厚的家底,但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太讓人刺激了,所以劉浩然此前一直覺得英國骨子裡有股酸溜溜的感覺。
而且網才陳孝閏的亡句話提醒了他,當時陳孝閏提及回來時船隊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尷尬。那就是歐州沒有什麼可以拿到大明販賣的商品。玻璃,這些還是拿去糊秀非洲土著人吧,大明現在不但有了玻璃,連威尼斯的“不傳之秘小。鏡子都有了,羊毛?大明漠北漠南的一年羊毛產量可以讓歐淵的呢絨廠消耗幾年;呢絨毛毯?河北、山西、遼寧的呢絨廠出產的不但質量好。由於採用了水力大工廠,成本也比歐州的低,運到大明去賣,陳孝閏還沒有瘋掉;橄欖油等農產品,陳孝閏不知道經過漫長的航海之後它們會變成什麼味道。
陳孝閃當時抓破了腦袋,差點把頭抓光,就是想不出能採購些什麼商品回國。最後。陳孝閱只好採購了些易於儲存的燕麥等穀物以及地中海特產的生菜、菜花、橄欖等農作物種子,然後再大肆採購了大量還沒有和來得及被教廷勢力燒掉的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等地中海地區的書籍,包括歷史、地理、政治、哲學、數學、物理化學等,還有什麼蛋彩畫,雕像、文物一律打包購買。但是這些東西也佔不了多少艙位,最後陳孝閱還是帶著賺到的金銀珠寶和這些東西放空回來,幸好在非洲、印度、錫蘭補充了大量的金銀、銅鐵礦石、珠寶鑽石和象牙,要不然他會覺得虧死了。
學了一點經濟學知識的劉浩然懂得商貿是相互的,有進也必須有出,有出必須有進。前面比較好理解,光走進口,沒有什麼商品出口,你就是搶來金山銀山也很快就會敗光。另一個世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是這個下場。他們從非洲、美洲搶來大量的金銀財寶,可是本國工農業基礎薄弱。必須花費大量的錢財向國外進口糧食、工業產品和奢侈品等商品,於是他們辛辛苦苦搶來的金銀硬通貨很快便轉到了熱那亞、尼德蘭、英國和德國人手裡,算是為歐洲做了一把貢獻。當英國憑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海上實力,奪走了海外貿易權。西班牙和葡萄牙便迅地敗落。英國稱雄數百年,就是因為它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有進口也有出口,算走進出抵消了。
後一點有出必須有進開始的時候劉浩然還不弄不明白,不過穿越到了這個世界才算想清楚。金銀的確是硬通貨,可是在這樣的生產條件下它能當飯吃嗎?能當衣物穿嗎?大明為什麼說依靠商貿打贏了對北元的戰爭,因為大明商人掙來的金銀很大一部分用來向南海地區和日本購買糧食、木材、鐵礦石和銅礦石,這才支撐了這場龐大持久的戰爭,還養著一支龐大的艦隊。而歷史上沒有如此大規模海外商貿的大明是怎麼幹的,老朱是靠收重稅,靠擠榨原陳友諒、張士誠地盤的百姓、地主來維持的。最後老朱的大明雖然驅逐了蒙古人,但是卻沒有餘力繼續下去,留了個禍害在北方。而且由於沒有強大的現代海軍和稱霸大海的雄心,老朱還裝模作樣地將日本、琉球列為什麼不徵之地。到了後來,幾乎是舉全國之力組建的一支艦隊卻成了“公費旅遊
儘管如此,依然架不住深受世界人民歡迎的大明商品透過走私等各種途徑流向海外。換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銀,甚至有西方史學家感嘆當時東方有個,吸取白銀的無底洞,全世界的白銀都被吸向了那裡。可是這樣又如何?最後還不是便宜了滿人數子,到了清末,數以千萬計的白銷被這些人眼睛都不帶眨地玩外扔,要知道中國並不是世界上的富銀產地國,這些白銀都是從大明開始老百姓們用血汗換來的。
現在的大明換了歷史,依然成了世界吸收金銀的無底洞由於大明的工農業展和基礎。幾乎成了純出口國,根據劉浩然的經濟學知識推想,感覺有點不妙。金銀等硬通貨夫量流向大明,可以讓大明官府和百姓擁有大量的貨幣財富,可以投入再生產,可是附帶的卻是金銀價值貶值,物價上漲。大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生活成本也在提高。
以前天天聽什麼雞屁股,剛的劉浩然多少也知道一點,光進不出是不行的。就好像另一個世界的中國,號稱世界的工廠,名號到是挺響的,聽起來也挺讓人自豪的。可實際情況是什麼?中國人民用低成本的人力、物資資源生產出商品,銷售國外,然後賺取一點點微薄利潤。到後來,國內的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