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劉浩然順手擰起右邊的書稿,只見上面第二頁寫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尖必分這才是正版的三國演義。

劉浩然思量了一下。提筆在書稿封面上題下一行字:“著者:劉浩然、羅貫中。”

羅貫中一看便急了。連忙拱手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臣只是整理編輯而已,如何能具這著者一名。”

劉浩然擺擺手道:“我所述的三國演義只得其形,你所整理的才是三國演義之魂。原本這著者之名應該你排在前面,只是這樣恐怕你就不敢將此書刊行了,我就汗顏愧領名了。”

張明善非常瞭解劉浩然的性格,也被他網才那句“我只得其形,你得其魂”所感動,他做為一個文人,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世人所承認和讚賞,尤其這個人還是大明天子。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袖子,對他言道:“貫中,陛下的天恩你就受領了,陛下見不得惺惺作態之人。”

羅貫中當即神色肅穆,拱手深鞠一躬道:“臣謝過陛下天恩。”

“不,應該是我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整理編輯和潤筆。我所述的三國演義永遠都是粗鄙之書。”“劉浩然說的是事實。他所講述的三國演義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可這是皇帝陛下親口講述引。般人不敢動筆修改。可是就這樣一本書真的刊行天下四”在歷史中和眾多評話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要真是那樣,劉浩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毀了幾乎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鉅著,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幸好正牌作者羅貫中此前一直有寫一部三國的,看到劉浩然所述的三國演義“草本”和自己構思的非常相似,於是便費了心思將其完善,總算沒有讓這部鉅著被一個無恥的“割竊者”毀掉。

劉浩然抖著第一頁稿紙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華夏曆史就一定要如此迴圈輪迴嗎?可每一次分分合合掩蓋了多少冤魂和血淚。”

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張明善和羅貫中都不言語了。

“明善,貫中。你們說說,我華夏曆史為什麼會分就必合,合久必分?”

張明善猶豫了一下先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動盪,百姓困苦不堪。自然是思安。此為大勢,此時定會有英雄豪傑順勢而為,便可盡收民意,一統天下。至於這合久必分,臣愚鈍,不敢妄言。”

合久必分可是個敏感話題,而且歷史很多名士文人也對此爭論不休,張明善不敢妄下斷言。他身為廉政公署都使專員,抓了不少貪官汙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俊才,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必須保持慎獨的態度,避免被仇人抓到把柄。

劉浩然把目光轉投到羅貫中身上,他猶豫了一會便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前朝往往是太平日久,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奢華享樂,文恬武嬉小盤錄加重,尤其是地方豪強橫行,魚肉百姓,故而民不聊生,頓生始亂。”

說完這些。羅貫中後背都出了一縣冷汗,這種亡國之話如何能在皇帝陛下面前說。要不是劉浩然的目光逼得太緊,他一時受迫不過脫口而出,說完便後悔了。

“貫中說的捱到一點邊了,只是還沒有說到重點要害。”劉浩然笑著說道。

他知道,羅貫中作為與“倡優故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被正統的儒家文士被視為每欄瓦舍的下九流,要不是其老師向張明善託付,估計他這輩子都難以出頭。在另一個世界裡,這位寫出中國四大名著的高人,不要說正史。連文人編撰的野史也看不到他的記載,只有一位明代賈仲明在其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留下了那麼簡單的幾筆,其餘的多是民間傳說了。“但是此人有大才。看看他寫得《三國演義》就知道了,這本書體現出其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可以看得出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

“這樣吧小貫中。我會請國用、伯溫先此完本《評話三國演義》,再請他們各寫一篇序文。至於子安先生心血《忠義水滸傳》,我閱後定會做一篇序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同刊行。只是這名字,我建議改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如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謹聽陛下的安排。”

劉浩然給《三國演義》改名走出於習慣,給《水滸傳》改名除了習慣之外,更出於個人喜好。在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最不感興趣,對裡面為了所謂的義氣動不動就殺人越貨,絲毫不將他人的性命當成一回事,什麼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