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閉隻眼。”
“長官,我懂了。”
“懂了就好,心鎖只能由你自己解開,我們只能提供幫助,回去好好想一想,尊重生命是沒錯,但是首先要尊重你自己和戰友們的生命。”
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六日早上,甲一百一十五團全體官兵除值班的在坍港外空地集合。動靜之大,連不少坍港日本居民也在附近圍觀。
王金貴站在隊伍中間。他早早得到了什長的命令,今天要為陣亡的戰友們送行。所以就和戰友們一起,將三發彈藥取下了彈頭。
兩千多將士圍成一個四方形,正中間是五十一具屍體。他們都是在二沖田遭遇戰和坍港爭奪戰中犧牲的明軍士兵,屍體下面前堆滿了柴火。
“立正!起歌!”
“熊熊烈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推光
故。
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在激昂的歌聲中,軍旗和甲一百一十五團團旗從旗杆上緩緩降了下來,待歌畢之後。再升到了旗行半腰處。
“舉槍!”隨著口令。王金貴和戰友們舉起裝好空彈的步槍,斜指向空中,“鳴槍!”
“砰”的一聲巨響。坍港迴響著嘶嘶的槍聲,像一縷英魂迴旋在坍港的上空。
“裝彈!”
“鳴槍!”
一連三發空彈。讓整個坍港顯得無比的沉寂,就是圍觀的日本居民也為這肅穆莊嚴而震懾。
“舉槍敬禮!”軍官行軍禮,士兵們將槍舉在胸前,向陣亡的戰友致敬。這時,殞聲響起。這個簡單的樂器卻能發出古樸、渾厚、低沉、滄桑、神秘、哀婉之聲,將眾人帶入到一個肅穆、曠古、悽戚的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