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舉消除了批評者的靶子。但國內外的抗議之聲依然未絕:我們將走向何方?麥喬治·邦迪和我建議多做些解釋。我們請求總統發表重要演說,闡明他的意圖。
會議期間,總統指示我們詢問威廉·威斯特摩蘭,應該採取何種戰略和戰術;越共和北越會做何反應;美軍會有多大傷亡,何時會出現傷亡。由於這些問題找不到確切答案,在此後數月內嚴重妨礙了我們的決策。
事態的急速發展使我更加擔心我們介入的規模會越來越大。那天晚上透過電話與林登·B·約翰遜總統交談時,我對他說:“在內心深處,我對參戰規模有非常明確的限制。我認為參謀長們沒有這種想法。事實上,我知道他們沒有。”
“你認為(威廉·威斯特摩蘭的請求)是他們希望採取的下一個步驟嗎?”他問。
“是的,”我說:“他們希望不致於走得太遠。但是威廉·威斯特摩蘭在電報中提出的措施超出了這個範圍。他沒有說這是最後的措施。”
在此舉棋不定和混亂的時期,我於六月十六日會見了新聞記者。有人問:“你預計軍隊數量會超過七萬至七萬五千嗎?”我回答:“國務卿、總統和我已再三宣告,我們將盡一切努力實現我們在南越的目標對你的問題,我只能做此答覆。”有人說: “美國的總體戰略是什麼?”我說:“我們的目標和戰略是讓北越人相信,共產黨在南越發動、指揮和支援的旨在推翻現政府的游擊戰爭不可能獲得勝利,從而迫使他們就該國的未來和平和安全進行談判。”
同一天,安德魯·古德帕斯特奉林登·B·約翰遜總統之命前往艾森豪威爾的葛底斯堡農場,向這位前總統通報威廉·威斯特摩蘭的調軍請求。艾森豪威爾的建議簡明扼要:美國現在已經在越南“訴諸武力”,所以“我們必須得贏”,應該批准威廉·威斯特摩蘭的請求。
第二天下午林登·B·約翰遜總統看到的民意測驗顯示,公眾希望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百分之六十五的人贊成他對戰爭的應對之策;百分之四十七的人贊成增派軍隊。這是“拿不準”的人(百分之二十三)的兩倍;是希望“保持目前的軍隊人數”的人(百分之十九)的二點五倍;是希望“撤離軍隊”的人(百分之十一)的四倍多。
但是總統知道公眾會很快改變態度。六月二十一日他對我說: 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我們已有的、特別是潛在的分歧,我們在遠離國土的地方進行長期作戰是很困難的。一個月來,我一直在為此而擔心,並頗為沮喪,因為國務院和國防部都未能制定出令我滿意的計劃,使我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在雨季期間禱告和堅守陣地,期待他們停止進攻。我不相信他們會放棄鬥爭。我看不到我們有任何在軍事或外交上獲勝的計劃拉塞爾認為我們應該利用這些變化從那裡抽身而退。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從那裡退出,因為我們有條約,因為我們已經發表了許多言論。我認為抽身而退會使我們在全世界大失臉面,一想到世人的輿論我就不寒而慄。
總統非常苦惱。我和其他人都感覺到了。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亨利·F·格拉夫這些天裡拜會過總統。他後來寫道,總統對他說,他(總統)花了許多不眠之夜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的總統告訴我,我的孩子必須得隨海軍陸戰隊開赴南越並有可能死去”,他會作何感想。
林登·B·約翰遜常常說一些誇張之言,憤世嫉俗者會說他的言論反映了他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就我所知,沒有一個運用權力把美國人送往危險地區的美國總統是言行不一的。我理解林登·B·約翰遜總統的思想感情。
決定被一再推遲做出,因為我們在探索一條好的途徑。在爭論日趨激烈之時,記者們催請林登·B·約翰遜總統答覆參議院最近提出的要求:在他動用更多美軍之前,先取得國會的同意——這超出了“東京灣決議”的範圍。他回敬提問者說:“任何看到該決議”的人都知道,它授權總統在形勢需要時採取他認為“必要的一切措施”。
總統是按照參議員邁克·曼斯菲爾德(他反對增派軍隊)和參議員埃弗雷特·德克森(他支援增援)的建議發表上述談話的。他們兩人力勸總統不要與國會再起爭端,因為他們擔心那會使國家分裂;不管國會投票選擇何種道路,都會損害作戰行動。這是林登·B·約翰遜希望聽到的答案,但它是錯誤的答案。我們沒有“恰當的”,時機透過國會投票來取得對軍事行動的普遍贊同。國會會對怎樣和何時採取行動爭論不休。但是,我們必須得這麼做,即使招致不和的投票會給敵人以幫助和安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