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的大仗,不能出征。那麼就剩下兩個人了。要麼是他要麼是倉舒,倉舒看起來更合適,他剛剛在荊州打了幾次幾萬人的會戰,戰績輝煌。可曹操卻還是搖頭,說荊州剛剛安定,倉舒一時還離不開。正當他開心的以為曹操要讓他出徵時,曹操又說他雖然跟從征戰多年,但從未獨立帶過兵,只怕一時經驗不足,當頭潑了他一頭冷水。
說了一圈下來,竟是無人出征,這不僅讓曹丕失望,更讓他不解。
“公子。”司馬懿從後面趕了上來。
“仲達啊。快上來。”曹丕一見司馬懿。立刻笑著招呼道。司馬懿笑著上了車,恭恭敬敬的坐在曹丕對面:“公子,看你這樣子,莫非是急了?”
“我能不急嗎?”曹丕攤開手無奈的笑道:“丞相讓我籌措糧草,看樣子又要讓我做蕭何,我們費了那麼大力氣,豈不是全部白費了。”
司馬懿笑了:“公子何必著急,丞相不是還沒有安排人出征嗎,公子並非沒有機會。”“此話怎講?”曹丕有些無精打采的。
“公子,丞相身體分明已經康復。但卻說自己不能出征,顯然是個遁詞,他為何如此說?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丞相出征是順理成章地事,不出徵反而成了怪事,只有一種理由可以解釋,他要把這個立功的機會讓給你們某一人。而且他認為關中的戰事。是你們可以應付的。”司馬懿侃侃而談,白淨地臉上掛著高深莫測的笑容。
“那你認為丞相意在何人?”曹丕直起了身子。有了些精神。
“公子弟兄三人各有千秋。”司馬懿笑道:“正如丞相所說,公子跟隨丞相征戰多年,對大戰的各個方面都比較瞭解,但缺乏的是實際帶兵經驗,這跟在後面做事與親自帶兵,顯然是有差別的,且關中兵號稱十萬,朝庭出兵即使沒有十萬,至少也要有五六萬人,丞相大人擔心公子一下無法掌握這麼多人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那子文和倉舒呢?”
“子文公子勇猛善戰,又在荊州帶兵打過仗,但他只是帶人跟隨倉舒公子作戰,而且只不過是兩千人,一下子帶五六萬大軍,顯然也有些不妥,再說他是虎豹騎督,丞相既然不出去,作為宿衛騎兵的虎豹騎自然也不會出徵,子文公子也是不合適的。”司馬懿有條不紊的說道:“他的機會最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曹丕臉上地笑容淡了:“那說來說去,豈不是隻有倉舒了?”
司馬懿搖搖頭:“也不盡然,倉舒公子是帶兵打過幾次大仗,戰績也不錯,但丞相大人似乎也不太願意他太露鋒芒,讓他留在荊州,一來是有意壓抑他,二來也是讓他在荊州好好經營,有以荊州為根本地意思。”
“你是說丞相想把荊州就這樣交給倉舒了?”曹丕一下子皺起了眉頭。
“我也不懂丞相為什麼會這麼做,但從各種跡象看,確實有這種可能,倉舒公子在荊州的新政,丞相大人似乎都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竟是由著倉舒公子大展拳腳的意思。”司馬懿也有些不解:“照理說,有袁氏兄弟、劉氏兄弟先例在前,以丞相的智慧,應該不會如此才對,也許是我才疏學淺,估計不到丞相的用心罷了。”
“有什麼估計不到的。”曹丕哼了一聲,不滿的說道:“長兄子去世之後,我才是嫡長子,可自從倉舒漸漸長大,丞相的心思就變了,如果不是去年倉舒大病一場之後做了些糊塗事惹得丞相不喜,只怕今天這種事都不用爭,直接就指派倉舒去了。”
司馬懿一愣,立刻笑道:“如此正是好事啊,倉舒公子出錯,丞相心中猶豫,正是公子的好機會,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我也想啊。所以才冒這麼大個險,做了這個手腳,可現在你看,弄不好又是白費心機。”曹丕又氣憤又無奈地擊了一下手掌,唉聲嘆氣。
“公子,你以為丞相真地不知道馬家兄弟並沒有謀反嗎?”司馬懿笑道:“韋孟明在他面前提出過疑慮,丞相卻讓我去查問,這個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啊。”
曹丕吃了一驚。忽的一下坐直了身子,聲音都有點發顫:“仲達,你是說丞相知道這是我們做的手腳?”
“公子莫慌,丞相當然看得破。不過他既然不說,那就是默許了,公子又何必擔心。”司馬懿心中暗自搖頭,臉上的笑容卻更加發自內腑的真誠:“這說明公子所做的,正是丞相想做的,公子地想法正與丞相地想法不謀而合啊。”
曹丕一聽,想了想也笑了,是啊,既然他裝糊塗不說,那就是默許了。自己這時候又有什麼好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