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來講瓷器的時候會講到這一點。成窯五彩,就是後來的鬥彩。就是太監交來的這件鬥彩,沒有蓋。皇上就下旨:“著做木樣呈覽。欽此。”意思是你先做一個木頭蓋,畫好了給我瞧瞧。
隔了一週,二十日的時候,木樣就做好了,畫了五彩木樣一件呈覽,拿給皇上看。皇上又說:“將此罐交年希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件。原樣花紋不甚好,可說與年希堯往細裡改畫。欽此。”皇上說的太具體了,說照著這樣給我做幾個。原先這個畫得還粗了點兒,你給我再畫得細點兒。
年希堯是雍正時期的重臣,他受他弟弟年羹堯的牽連,被罷免過。罷免的第二年,就是雍正四年,重新起用,所以他幹活非常認真。
像這樣的史實,記載了一個皇帝在藝術上的要求,這個要求一定得傳達到下面。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雍正這一朝的瓷器,非常精美。清代瓷器的高價,很多都是雍正一朝所創造。
【第四次收藏熱:晚清到民國初年】
晚清到民國初年的第四次收藏熱,跟以前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外需加大,內需相對縮小。晚清時期民不聊生,在西方列強的多次侵擾之下,中國人都感覺到生活岌岌可危。除了個別人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的生活質量都很差。等到西方人終於開啟了中國這扇神秘的大門,能親自看到中國古老文明的時候,他們垂涎了很久的中國文化終於擺在他們面前,所以西方人開始大肆掠奪。
我們今天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看到中國的燦爛文明,大部分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大約都是鴉片戰爭以後到抗日戰爭爆發這一段時期流出去的。
【民國四公子】
民國時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張學良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張伯駒,凡是對收藏有興趣的人,都知道這個大家。溥侗,溥儀的同族兄弟。再有就是袁寒雲,袁世凱的二公子。這四個人被大家統稱為“民國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愛收藏。
張伯駒當年花了4萬大洋買了《平復帖》,後來捐給了故宮。《平復帖》是跟三希堂那著名的“三帖”齊名的法書。後來,又花了240兩黃金,買了展子虔《遊春圖》。買《遊春圖》的時候,張伯駒把自己的豪宅賣掉湊錢。
他那座豪宅佔地15畝,原來是清末著名大太監李蓮英的舊宅。15畝有多大呢?換算成平方米,是整整1萬平方米!今天在北京城裡的1萬平方米的四合院,先不說買要花多少錢,拆遷就要拆出3個億!非常巨大的數字。
張伯駒把這個宅子賣掉,加上妻子的首飾,加上自己現有的錢,湊足240兩黃金,買到了展子虔《遊春圖》,最後也捐給了國家。這就是民國時期收藏大家的一個心態。
再比如張學良,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他把所有的收藏拿出來,在臺灣拍賣,所得的款項都捐給社會。拍賣現場非常熱烈。其中有一件拍品,我記得很清楚,拍了160多萬,贏得滿場鼓掌。這時候那個人站出來,說:“錢我照付,但東西我也捐掉,再拍一次。”這反映了一些收藏家喜愛傳統文化、贊助社會的一個心態。
【收藏的分類】
想了解收藏,首先應該知道收藏的一個大致分類。民國時期的分類特別簡單,就分硬片、軟片。兩人對話:“您收什麼啊?”“我收軟片。”那就知道你收藏的大方向了。書畫、地毯、織繡,凡是可以捲起來的,一般都稱之為“軟片”,剩下的都稱之為“硬片”了。比如陶瓷、玉器、銅器,這些都屬於硬片。
今天有了非常科學的分類,按照科學的名稱分類。人家再問:“您喜歡什麼啊?”你可以回答:“我喜歡陶瓷,我喜歡玉器。”也非常明確,不用很內行的話。行話多少顯得有點兒江湖味兒,行內能聽懂,行外聽不懂。我們今天的收藏分類,是行內、行外都能聽得懂。
【收藏的準備】
從收藏的角度講,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準備。今天喜歡收藏的人太多了,但是冒冒失失地進來,沒有準備,就會出很多問題。那麼,收藏首先應該準備什麼呢?第一條就是理論先行。你首先應該知道你要收藏什麼,再把對應的書找來看。比如說,我喜歡陶瓷,我就找《中國陶瓷史》看看,我得把中國陶瓷先弄清楚。人家一說宋代五大名窯,我就得知道是“汝官哥鈞定”。
專業上做準備非常重要,不是光說自己收藏就行了。你跟人家一張嘴,人家就說你是個棒槌。你跟人聊天,說:“我喜歡鬥(音抖)彩。”說錯了,念鬥(音豆)彩。“鬥”是雙音字,如果你沒有很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