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胎體輕的漆杯才有可能漂起,其他材質的杯子都不足以漂在水面上,一擱上就沉了。
乾隆皇帝對此事也非常欣賞,所以他在故宮的乾隆花園裡修了一座禊賞亭,亭子裡象徵性地挖了一個轉來轉去的小水渠,叫做流杯渠。但乾隆的這個意思跟最開始蘭亭的意思就差遠了。你想,人家原來是條天生的小河道,乾隆卻在石頭上鑿出一個槽。估計乾隆當年也在槽裡擱一杯子,自個兒坐在那頭兒等它過來,再做首詩,詩也是頭天晚上做好的。
【彩漆與彩繪】
在戰國到漢的這個時期,漆器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了。比如湖北江陵出土過戰國的矩紋彩漆竹扇,漆扇是半邊的,呈菜刀狀。現在想象這種扇子不是很容易,因為都是自己給自己扇扇子,菜刀形的扇子是別人給你扇。今天都很難看到扇子了,以前人人手裡拿著一把大蒲扇,我小時候還給我爹扇過呢。那麼,這把菜刀形的漆扇上面明顯可以看出編織的痕跡,是事先刷的黑紅兩色的漆,再編結成一把扇子,非常精緻。
但在這樣嫻熟的工藝中,我們沒有看到其他顏色的漆器。在早期的漆器中幾乎看不到黑紅以外的顏色,原因是什麼呢?一直持續到元代,我們的漆器主要在這黑紅兩色中做文章,彩漆流行則是在明清以後,這又是為什麼呢?
有人可能會舉出反證:湖北出土的戰國車馬出行圖奩上的就是彩漆。錯了!車馬出行圖奩上確實發現有很多彩,但這個彩一看就不是漆,它沒有光澤。這種只能定義為彩繪,而非彩漆。從技術層面上講,這不是用漆調的彩,而是用油調的彩,當時還沒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