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地看到這個現象。
鈞窯對中國陶瓷史有個巨大的貢獻。它以銅為呈色劑,在高溫下一次呈現紅色。這不僅是對中國陶瓷史的貢獻,也是對世界陶瓷史的貢獻,這個貢獻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都是輝煌的。
我們對陶瓷要有一個基本常識的瞭解:陶瓷上所有的顏色都是金屬在高溫下呈現的顏色,比如青色是用鐵來呈色。鈞窯用銅作為呈色劑有一定的難度,銅在高溫下會揮發,會變得沒有顏色。鈞窯為什麼使用銅作為呈色劑呢?因為當時鈞州的神垕(音後)鎮出產孔雀石,孔雀石含有大量的銅。所以就近取材,用銅做呈色劑,使鈞窯在高溫下呈現出紅色。儘管那個紅色按照今天的標準來說,不是大紅色,但已經非常接近於鮮豔的紅色了。
鈞窯屬於窯變系的瓷器,理論上講,它的呈色在入窯之前不能控制。古人對鈞窯有這樣的讚美…〃夕陽紫翠忽成嵐〃,就是說顏色忽然產生變化了。所謂〃窯變〃,是指進了窯以後,在燒造中才產生的變化,人力不可控制。行話說〃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就是鈞窯的本質。鈞窯在燒造的前期絕對不可能控制,但經過工匠長時間摸索,慢慢能夠在一定限度之內有所控制。這個控制需要高超的技巧,要摒棄過去鈞窯燒造的隨意性。今天能看見鈞窯瓷器中帶有明顯的筆觸,最有名的一塊盤子叫〃三潭映月〃,明顯地畫出三道,中間無意中掉了一個點,所以叫三潭映月。從這樣的鈞瓷當中,能夠看出鈞窯後期的可控性。
清末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對鈞瓷做了一個總結,他的總結非常文學化,但是非常準確。他說:〃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鈞之紫瀰漫全體。〃宋代鈞瓷的色澤是瀰漫狀的,顏色的邊緣完全看不清,而且往往是一個整體。比如一個花盆,就是一個統一色,全是玫瑰紫的。到了金元以後,鈞瓷上開始有明顯的色斑存在,每個色斑可以聚成一個物形,像剛才我們說的三潭映月,就聚成了一個物形。許之衡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也概括了宋鈞到元鈞的一個變化過程。
【蚯蚓走泥紋】
民國以前,宋鈞鑒定有絕對特徵,這個絕對特徵被喻為〃蚯蚓走泥紋〃。蚯蚓走泥紋的形成,是因為鈞瓷的釉非常厚,能夠厚達七八毫米。釉不僅厚,還黏稠,所以在冷卻的時候,有些介乎於開片和非開片之間的那種被釉填平的地方,會形成像雨過天晴以後,蚯蚓在溼地爬過的痕跡,被文人形象地比喻為〃蚯蚓走泥紋〃。這個特徵在民國以前無法仿出來。最近這些年,河南神鎮的窯廠不停攻關,已經能把過去的特徵準確地仿出來。所以蚯蚓走泥紋在今天已經不是鑑定的絕對特徵了。
我就碰見過一個闊太太。她捧著一個鈞窯大花盆來找我,說:〃馬先生,你看看,我這個花盆是真的假的?〃在陶瓷鑑定當中,很多時候我們迴避這個〃假〃字,一般都說:〃你這東西看新,不老。〃都是用很委婉的話來說。你說是個假的,有人就說:〃怎麼是假的,不是瓷的嗎?怎麼假?〃他跟你扳槓。我看了以後就說:〃您這個花盆不老。〃她說:〃怎麼不老啊?我這有〃蚯泥走蚓紋〃啊!〃我說:〃那叫蚯蚓走泥紋,不叫蚯泥走蚓紋。〃她說:〃我知道,就是蚯泥走蚓紋啊。〃她的知識學得十分不清晰。她在自己沒有充分掌握的情況下,就認為這個招數學到了。她認為有了蚯蚓走泥紋,就一定是真的,嘴裡還說的是〃蚯泥走蚓紋〃,把我都差點兒帶壞了。她一說我就樂了,我說:〃這個特徵今天已經不是絕對特徵了,不能依靠這一點來判斷真假。”
我想,學知識一定要紮實,一定要弄清前因後果,比如〃蚯蚓走泥紋〃是怎麼形成的,一定要弄清楚,別說成〃蚯泥走蚓紋〃。這就跟唱歌一樣,大部分人就會唱一句半句,總上不了臺。比如流行歌曲,大部分人都能哼哼,但是能真正上臺把整首歌唱下來的,我想都是專業歌手。知識不能掌握片面,一定要掌握全面。
【鈞窯底刻數字之謎】
官鈞瓷器有很多帶有底刻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數字都有。為什麼刻這些數字呢?一千年以來,後人都在研究刻數字代表著什麼,用了各種方法去推論,但至今無解。有人認為數字跟瓷器大小有關。編號越大,個頭越小,也就是一號最大,十號最小。結果後來發現不是那樣,有七號比四號大的,也有四號比七號大的,都可能出現,所以不是按照這個規律走,不能說明編號是為了尺寸。另外有人認為紅色調的鈞瓷刻單數,藍色調的刻雙數。這個也說不通。鈞窯在一開始不能控制顏色的時候,怎敢在底下寫數?我在底下寫一個雙數,結果出來是藍的,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