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制。
的黎裡波還是利用了兩派交戰的混亂場面,取了個巧黃雀在後,坐收漁利,這裡呢?
該怎麼破?!
疾馳的沙狐車能看見旁邊不停的掠過同型別車輛,某些大隊已經整隊的開始在停車進入陣地,而更多的沙狐則是跟在那已經如同蝗蟲一般散開隊形的皮卡車後面,跟著展開,用極為鬆散的網狀分佈,掠過城市邊緣最後的平坦地帶,毫無遮攔的衝上去!
就這樣攻城?
老鷹和日本軍人們有些驚呆了,特別是後者,也許是為了保護自己,又也許是為了捏合成整體戰鬥力,所有日本軍人都是集合在一起獨立成軍,所以他們就無從知曉別的大隊究竟接到什麼指令,在做什麼,齊天林也沒有義務向他們全面解說攻擊策略,只能從他們能看見的這個區域性瞭解那麼一點。
是的,先期停留下來的是諸如迫擊炮、無後坐力炮分隊,有兩支大隊是專門負責這種事情的,輕型裝甲越野車能攜帶從82毫米口徑到105毫米口徑的各種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而在兩千米距離上,這些器材足夠帶來壓制性的火炮支援,雖然也就幾十門,但對於幾乎純步兵的摩加迪沙武裝人員,已經足夠了。
而且沙狐就是隻擔當一個裝載的工具,而不是複雜的作戰平臺,這是有很大區別的,迫擊炮裝在沙狐上就只考慮固定裝好能運輸,然後是足夠分量的彈藥,配備四五個作戰人員,到了點兒,搬下炮體架設好,每個人都有輕武器,自行保衛炮兵陣地的能力是有的,打完還可以快速轉移陣地,這幾乎就是解放戰爭中華國野戰炮兵的翻版,絕對沒有美軍炮兵那些複雜的自行火炮或者超視距炮兵陣地的複雜,一門迫擊炮光是在一輛車上要解決能安裝並順利發射,還要解決車艙裡面硝煙瀰漫,安全問題,通風問題,就比現在這個複雜多少倍,再加上為了安全起見,遠離戰場的超視距炮兵就需要完備的座標監控系統,前沿觀測系統,複雜程度幾乎是呈數十倍的增加。
小黑們一貫都是先打一炮試試準頭和手氣,然後再調整就是了!
摩加迪沙是一座邊緣極為低矮,中心區域又高一些的金字塔形型城市,當然這個金字塔是被從頂上打了一巴掌很扁的那種,因為中心區域林立著超過一百座清真寺!
多少年的戰亂下來,期望能夠得到和平和幸福生活的人們,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宗教信仰上,這就造成最高最好的樓都是清真寺的建築,城市裡面甚至就好像一根根林立的刺一樣樹立著清真寺塔樓。
所以這座其實坐落在海灘邊的平原城市,就被周圍幾座小山能夠俯瞰,用火炮能覆蓋,對於狙擊手來說還是太遠了。
於是那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皮卡車帶著明顯的非洲遊兵散勇風格,在城郊邊緣亂竄,無頭蒼蠅似的,就算城市內有人用槍支在瞄準他們,也無從射擊。
更何況皮卡車的外圍還有沙狐在虎視眈眈的看著呢,幾乎清一色的M2重型12。7毫米車載機槍射程能在兩千米以內,恰好利用這麼一點射程優勢,在千米左右壓制城內的槍支武器沒法衝出來或者襲擊四五百米距離的皮卡車。
只是站得高一點遠一點,看得全面一點,就能慢慢發現,皮卡車的數量在逐漸減少!
這些亂象就是為了掩護皮卡車進入城內。
一條特別構築的入城小巷不起眼的在幾座房屋之間,那裡躲著幾名手臂上纏著綠色袖標的小黑,皮卡車們呼嘯著經過那裡時候,總會有一兩部脫離大隊,開到其中,然後幾乎都是便裝的小黑就接應車輛順著一條固定的道路進入城內!
進去的才是狙擊手大隊!
所有的突擊手都在外圍,最靠近敵人的反而是需要距離才能發揮作用的狙擊手!
他們先利用皮卡車儘量儲存體力,帶路的小黑再最後步行一段,把他們送進一座座清真寺!
長老們的宗教神職人員們已經在摩加迪沙滲透了快大半年了!
不然為什麼亞亞一直在北部地區轉悠,把所有武裝分子都往摩加迪沙趕,卻不襲擊這裡,就因為奧塔爾教派的神職人員已經聯合從阿聯酋派過來的眾多宗教人士,遊說串聯。
都屬於遜尼派的奧塔爾教派和摩加迪沙教派沒有任何牴觸,期間甚至還邀請了多位宗教實權人物到的黎裡波去參觀訪問,瞭解當利亞比全境被控制下來以後,宗教得到了什麼樣的極大發展,看看大長老在大清真寺的尊崇地位,再看看其他幾位長老各領一方的浩瀚氣勢。
宗教領袖最擔心什麼?
一是宗教地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