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本和鉛筆遞給他,實在是齊天林換了軍裝以後,身上什麼都沒有,連錢包或者鑰匙,啥都沒有,點頭笑笑感謝的接過來。
不過沒什麼值得記錄的。
沒有寒暄,也沒有什麼翻來覆去的口號,但齊天林只聽了幾分鐘,就感覺好像自己從小到大聽著的那個廣告:“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主題清晰明瞭,美國的利益是第一位,在保持美國利益的前提下,儘量保證地區區域性穩定,從而保證美國利益的持續實現。
翻來覆去就是這個目標。
那麼,關於坦桑亞尼這個一貫比較親華的國家發現特大級深海油田資源的應對措施就幾乎跟教科書一般羅列出來。
首先是海軍應該會在印度洋迪哥加亞西綜合基地周圍進行一場小規模的海上軍演,彰顯美國對這個地區的控制訊號,所有華國到東非之間的運輸穿連,都必須經過這個幾乎鑲嵌在印度洋中心點上的堡壘。
然後才是針對坦桑亞尼這個國家需要做的手腳,這樣一個對美國並不算很友好的國家,如何轉變為言聽計從,可是個技術活兒,爭論主要就在這個環節。
坦桑亞尼雖然不是個意識形態跟華國類似的國家,但顯然這個政權明白自己只有仰仗華國的幫助,才能建立目前他們這種掌權的地位,假若跟著美國走,搞普選民選,很快就會失去一切,所以推翻這個現政權才能保證美國政府的意圖得以實施是達成了共識的。
但具體採用什麼手法呢?
針對伊克拉薩達姆政權的直接狂轟濫炸軍事佔領方式幾乎不用提,那是已經過時的方案,現在也沒有興趣去尋找什麼對方違反國際法或者人道主義的藉口;
前些年在非洲慣用的政變手段對於有四五千萬人口,那麼大面積的中等國家也不太現實;
升級版的先搞騷亂,然後僱傭軍、特種部隊、禁飛區支援叛亂者的手法,本來在利亞比很成功,但是接下來在敘亞利就被別人找到了應對之策,只要現政府能在有力的大國支援下支撐,是能拖下去的;
怎麼辦?
果然在這個暢所欲言的腦力碰撞會議上,齊天林見識了各大軍種以及各個內閣部門都能提出以自己為主角的思路方案。
海空軍傾向於直接動手,利用坦桑亞尼較長的海岸線,周圍環境也不復雜,兩個航母戰鬥群建立中轉站,空軍輪番從迪哥加亞西起飛補給,進行一場小規模的空襲就能打爆這些非洲政權的信心,就算不用地面作戰控制這個國家,華國也甭想安安穩穩的在陷入戰亂的坦桑亞尼采油,目的就達到了。
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則認為地面控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利用新成立的非洲司令部,按部就班的支援反政府武裝搞獨立,搞分裂,逐步投入武裝承包商和特種部隊,蠶食這個國家達到最終目的;
國務卿認為還是可以斡旋一下,表達美國對這個國家的民主狀況非常關心,但能夠在保證現政府的前提下,希望對方擺脫對華國的依賴;
中情局羅列出了一大串坦桑亞尼周圍的反政府組織甚至某些神叨叨的地方教派,認為到處點火資助對方搞亂國家狀態,是投入最小,效果最好的辦法。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委員會的頭頭,齊天林的反恐安全委員會就是隸屬於這個大部門,這個頭上有點地中海禿頂的中年男人算是他在白宮的頂頭上司,卻傾向於出動地面部隊,在海空軍力量的掩護下,徹底擊潰坦桑亞尼的政權力量。
他的理由就是美國現在需要戰爭拉動國家實力,展示肌肉,讓那些唱衰美國的人看看,真正作戰的美國還是那個在伊克拉國土上一往無前的美國!
在全世界都可以一往無前的美國!
這是最激進最火爆的方案。
齊天林就坐在他的側後方,明顯看到對面黑格爾的眉頭一陣輕皺,這位實際上的三軍副統帥看來很不以為然,結合之前下車時候黑格爾對齊天林提到自己的立場,他肯定是不願意這樣大動干戈的。
赫拉里不發表自己的看法,幾乎就好像個主持人一樣請各方都說說自己的態度,其間齊天林甚至目瞪口呆的看見一個什麼地質能源專家站在外圍拿著檔案煞有其事的宣稱這個油田的重要性,假若美國能夠控制住這塊油田的開發,等中東和南美地塊的油田開發枯竭以後,再動用這塊儲備,將會保證美國在多少多少年內都高枕無憂的擁有充足能源,所以從戰略的高度來說,也必須要拿下這塊油田的所有權,何況根據他們的什麼高精尖科技遙感探測判斷,既然已經有了這塊油田,連帶周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