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1部分

當年設計這種架構的人,原本是為了不讓國家意志影響市場行為,可也許都想不到,今天會有這樣極端的情形發生,國家體系被完全的市場變動拉垮了。

最後一位猶太裔美聯儲女主席還是有韌勁,宣佈將跟美國政府一起磋商出更有利於解決當前危機的措施來,決不放棄!

但受到金融崩潰波及的美國民眾人數還在迅速攀升!

大量依賴美國優越的社會福利生存的低收入者,在這三個月中才真正的讓這個美國受影響民眾人數猛然擴充套件開來!

失業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基金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

如果說之前中產階級還可以透過別的什麼方式暫時解決經濟困難,起碼能吃飽飯,低收入者幾乎就是依賴各種社會福利來生存的。

而三個月以後的日子,正好就進入了冬季這個冬季的美國,特別寒冷!

越是繁華的大城市,就越容易陷入到金融崩潰的陷阱中去,反而是在一些比較傳統的小鎮,影響小得多。

該怎麼辦?

這是個擺在白宮,擺在特里這一屆新政府面前的難題。

特里跟赫拉里有什麼區別麼?其實沒有什麼根本的實質性區別,當初設計美國政府美國總統這個架構的初衷,就是要避免獨裁,避免把總統的個人權力放大,那麼放到如今,美國總統的更迭,對於整個體系的影響,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這就是優秀體制的代價,在平穩執行的時候,這個精心設計的架構顯得是那麼合理,那麼被世人敬仰,但一旦走到不適合的區域,就好像一輛精細的恩佐跑車在高速路上風馳電掣,開進崎嶇的山路上,寸步難行。

所以制度只有合適與否,而沒有絕對的優秀。

特里依舊代表的是上層利益集團,所以他們宣佈的論調依舊是美國經濟復甦必須依賴軍工企業的就業機會和美國軍事力量的復興,只有重新獲得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才能重新延續以前的輝煌。

其實也就是繼續走老路。

就連共和黨在這個時候,跟赫拉里與特里代表的民主黨都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只是在國會進行激烈的抗爭,爭奪保證自己的那些利益集團能夠不受到傷害,不成為民主黨政策的犧牲品,以前兩黨凡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國家利益時候都能適可而止的底線,不斷的在被觸及。

民主黨要求減稅,共和黨要求增加公共開支,其實都是在說空話,現在根本就沒有稅收可言,國家也沒有錢可開支,國會里面的爭論和演說非常激烈,還湧現出不少精心撰寫的優秀演講稿,但相互動用否決權、搶奪投票率的結果就是最終什麼都沒做,一群議員就每天上班完全陷入到自我世界一般的爭吵。

實際上的美元大幅度貶值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飆升,讓以前開動印鈔機,就能以借債維持政府高開支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更嚴重的是,美國政府,包括美國上層家族的那些利益集團,突然發現,美國賴以立世的那些製造業,現在似乎也陷入了停頓狀態!

美國最早是依賴從一戰、二戰累積起來的製造業才能稱霸全球的,金融行業其實都是在1929年美國股災以後才重新建立恢復的,可見美國強盛的脊樑是在冠絕全球的製造業,而不是他們自己以為的金融。

兩年多的時間,大量從中東以及歐洲湧入的資金投放到美國製造業,收購、採買了一個個由大到小的公司、研究機構以及工廠,卻又分拆投資進行各種方向不同的專案,硬生生把原本因為經濟蕭條,業務清淡急於套現的各種系統化製造業拉扯得支離破碎,熟練工人解僱、優秀設計師、技師、研究人員轉行,甚至招攬到國外,再不就直接用高薪養著不做事,閒置廢掉。

這樣的投入有多大?數百億美元資金的投入,沒有誰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阿聯酋人和卡爾塔信託基金就做了,還做得興致勃勃,如果說之前他們一擲千金在歐洲購買頂級足球運動員,現在就玩這個,看誰能廢掉更多的美國生產企業。

收購過來,什麼都不做,讓高精尖的機械裝置荒廢、生鏽、最終不能使用,這比花幾千萬英鎊買個球員來放著不用,更有樂趣吧,中東土豪們在歐洲這樣的事情還幹得少了麼,現在做得簡直熟練至極啊。

更何況那些花下去的錢,其實都還是在美國金融市場上流動,最後給一股腦抽走,根本就沒多少虧損!

這個齊天林和阿卜杜拉親王聯手暗地裡並行的絕戶計,這個時候才呈現出巨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