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9部分

項,貼身顯然齊天林去才最合適。

齊天林整了整自己已經被揉亂的衣服,點點頭,三步並作兩步就朝大樓奔去,兩名麥克示意的下屬也跟在他身後,就這麼三個人的跑動,就引得下面人頭攢動的人潮朝著方向澎湃了一下,讓整條防衛線波浪形的晃動,麥克立刻收回眼光,大聲疾呼的指揮後備隊員撲過來補充這個點,並且接過一把擴音器,試圖讓現場平靜一些。

但這樣的音量在已經很快過萬的嘈雜人群中,完全是徒勞的行為。

齊天林這邊好點,順著每天都要走過的熟悉通道,推開包裹皮革的會場大門,只有兩三百人的會場亮光都集中在主席臺,但讓他比較驚訝的是,這裡的場景遠比會場外安靜!

準確的說是非常安靜。

主席臺上一反常態的並不是一群人虎視眈眈的圍住布隆伯格!

反而是有數十人站在布隆伯格的旁邊,跟他站在同一邊!

雖然只有少數幾個人明確表達了支援布隆伯格這個提案,但圍在布隆伯格周圍的人都認為起碼應該把這個選擇的權利拿出來討論,而不是徹底的禁止討論這個問題,那就是不民主的做法。

有人開啟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展現現在網路上已經開始升級的爭論!

為什麼不可以討論這個可能性呢?

這就好像是個禁區,突然被挑破了那層窗戶紙,既然標榜這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那就可以討論任何對國家和民眾有利的事情,不討論怎麼會知道這件事是否有利呢?

這就好像是個悖論,美國憲法和其他法律的確從未規定任何加入合眾國的各州是否可以謀求獨立,當然更沒有規定如何可以謀求獨立的程式,反而是有規定合眾國不得分裂的《反聯邦脫離法》。

的確,美國獨立宣言中,有任何政府作為與民眾訴求背道而馳的時候,人民有權改變或者廢除,並建立一個新政府的字眼,但這句話的實質是類似聯邦政府的更迭,而不是分裂退出另起爐灶,就好像赫拉里下臺,特里接任一個道理。

所以號稱最民主自由的美國打一開始就絕對封斷了分裂的可能性,只是為了看上去好看,並沒提到不允許各州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利,只是對討論分裂或者取消聯邦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提供討論或者有程式的機會。

在歐美法治體系中,程式是最為重要的關鍵,一切都講究有章可循,所以任何希望鬧分裂或者獨立的想法,都沒法設立這個程式來啟動,那麼不符合程式的行為,就是非法的,這就是美國《反聯邦脫離法》的本質。

但恰恰就是這個所謂的修憲大會

漢默爾這樣的學者,最為擔心的就是這個情況。

不要以為美國的政治體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出現變化。

首先就是不能給這樣的變化生根發芽的機會,《復興法案》挑戰了全國民眾和各州對聯邦政府的不滿,徹底分化了軍工聯合體和政府一起,站在了民眾的對立面,特別是加上聯邦政府在最近一系列的對外政策和金融政策上的失敗,讓民眾和各州對聯邦政府的不滿達到了白熱化,直接促成了修憲大會的進行。

其次才是如何對待這個給予了全民修憲大會的問題,白宮採用的是攪渾搗亂的態度,這在前期的確是奏效,整個修憲大會看起來已經化為一場鬧劇。

但別忘了,這畢竟是白宮和國會還有全國民眾都同意和認可的修憲大會,就好像白宮安排了一批不循規蹈矩的人去搗亂的時候,他們手中拿的依舊是威力驚人的尚方寶劍!

最後才是布隆伯格提出來這個核心的問題,這個會讓全國民眾都參與思考和討論的問題,這和其他諸如墮胎、持槍、移民的問題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因為那些問題註定都是扯皮爭吵,就算透過實行也不會有本質根本的改變,只有這個

所有人其實都明白,這才是個絕對會改變美國的行動,關鍵就在於,做還是不做?

美國的制度,關鍵不在於做什麼,關鍵在於怎麼做,聯邦的一切高於州政府,在美國執行的兩百多年曆史當中,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州政府修憲申請成功的例子,所以州政府一級從來都沒有獲得那柄尚方寶劍的機會,雖然民主的制度宣佈這柄劍一直都在牆上掛著,但繁瑣的程式保證了這柄劍從未被摘下來過!

所以,根本就不該給這個修憲大會,不該給這個修憲大會有討論這個對美國聯邦制生死攸關的機會!

而且在這柄劍被摘下來以後,還給了一幫非主流的極端分子來揮舞!

這才是漢默爾最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