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資料三國》

作者:三卷天書

救蒼生南華歸天 降天書南燁離世

幽州治所薊縣以南,劉備老家涿縣以北有一山,名為上方山,又名上房山。此山有峰12座,最高峰中天之柱,亦稱“摘星坨”。由名可知,此山險、秀、奇、雄皆佳,白雲在山巔繚繞,雲鋪成路,人行在天,如入仙境。

山民皆不知,此山之中有九仙洞,乃是神仙居所。南華老仙就在其中一座水雲洞中修行。中平元年chūn,仙洞中又迎來了兩位仙人。

這二仙雖同列仙班,外表卻截然不同。其中一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骨骼清奇,鶴髮童顏酷似南華老仙。此仙乃是琅琊宮于吉仙人。

另一仙,眇一目,跛一足,頭戴白藤冠,身穿青懶衣,別說仙風道骨就是凡人也不如,倒像是個乞丐一般。此仙乃是峨嵋山修道的左慈左元放。

只聽于吉稽首道:“不知南華道兄喚我等前來所為何事?”

沒等南華老仙開口,那左慈便道:“定是又為了天下蒼生!這天下蒼生命數已定,與我等方外之人何干?我勸道兄莫要再逆天而行!張角之事前鑑不遠,由此可知逆天而行必成惡果。不如效仿天道不仁,逍遙世間,豈不美哉?”

南華老仙搖頭苦笑道:“你這左元放,總是這般疲懶。別忘了我等也是從那凡人得道,怎忍心坐看世人苦苦掙扎於戰火?”

“道兄所云極是!貧道願助道兄一臂之力,普救萬民。”于吉說完又轉向左慈道:“元放道友,貧道深知你口不對心。若你不想拯救世人就不會用那人遁之術藏形變身雲遊四海了。”

“哼~就你多話。”左慈瞪了于吉一眼,卻並沒反駁,等著南華老仙吩咐。

“二位道友,貧道夜觀天象,見那帝星晦暗將星閃爍,不久之後天下必然大亂。這禍亂之始竟是那自稱“大賢良師”的張角。貧道深悔當初收徒不嚴,可此時已無力迴天,就算除掉張角,一時間也無法結束這亂世。所以貧道想借二位道友手中天書一用,祈求上蒼降一大才於世上,儘早結束這場動亂。貧道在此謝過了!”南華老仙開口借天書也是無奈之舉。神仙身懷術法卻不是治世明君,就算他們三個一起下山,起到的作用也比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強不了多少。

“道兄不必如此!我等願助道兄普救世人。”于吉和左慈異口同聲道。

二人說罷掐訣唸咒,每人憑空變出天書一部交予南華老仙,這兩部天書金光燦燦雲霧繚繞,一部為于吉的《太平清領道》,另一部為左慈的《遁甲天書》。

這兩部天書皆大有來歷。那《太平清領道》乃是于吉在漢順帝時入山採藥所得。那rì于吉入山採藥,見有書浮於曲陽泉水之上。于吉以為不凡,取而觀之。此神書寫於青白sè的生絹之上,硃紅sè欄線分行,青sè的標籤,紅字的題目,名為《太平清領道》。神書有百餘卷,其中不但記載了許多治病方術,更有魅惑人心、呼風喚雨的奇術。

左慈那《遁甲天書》更是非凡,乃是左慈峨眉山修道時所得。一rì左慈正在修行,忽聞石壁中有聲呼其名,視之不見,如此者數rì。忽一rì風雷大作,天雷震碎石壁,顯露出天書三卷,名為《遁甲天書》,分《天遁》、《地遁》、《人遁》三卷。天遁能騰雲跨風,飛昇太虛;地遁能穿山透石,驅使鬼神;人遁能雲遊四海,藏形變身。書中記載的占卜、辟穀、分身、幻化之法更是數不勝數。

二人取出天書後,左慈嬉笑道:“南華道兄,這天書貧道也參詳多時,並未見其中有祈天降才的法術,不知道兄要如何降下大才?可否讓貧道長長見識?”

南華老仙憑空一召,又一部天書出現在他手中,此書四shè的金光比之前者更盛,上書《太平要術》。原來張角所得《太平要術》並非完本,其中記載皆小道而已。

南華微笑說道:“這《太平要術》上記載著破碎虛空,祈天降才的方法,卻並非我等之力可以運用。除了要集齊三部天書,還要藉助南斗、北斗之力方可。此次降才非同一般,不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大才不能結束這個亂世。不是集天下將星智勇於一身的大才不足以給天下帶來太平。二位道友,貧道去也!”

南華老仙說罷化作一陣清風而去,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于吉和左慈掐指一算,只算出南華歸天,卻不知這大才是否降世。

rì後,于吉見江東現帝王之氣到此尋訪大才,不想卻被孫策誤以為妖人抓捕殺害,孫策也因此殞命。

左慈認定劉備為天